本研究是教育部2018年青年基金项目“川陕革命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精准扶贫战略研究”(编号:18XJC880013)、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编号SC21B119)、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首批重点人文社科基金:“革命老区留守儿童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基础成果的阶段性成果。全书以2011-2021
本书共有十章。在理论层面,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势,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在实践层面,从治理体系视角,论述了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权责利分工;从治理能力视角,明确了人、财、物、科技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为加
本书结合文献整理和实证调研,分为五个章节,把知识分子精神的建构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予以系统深入研究,不仅详细探讨了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呈现,还对这一精神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无论是对专业学者还是对普通读者而言,本书都极富参考价值。
·本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江苏有关乡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谋篇布局。既有对全省乡村建设情况的总体分析,又有分别聚焦国家层面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江苏特色的苏北农房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等的调查研究,力图以优质
本书共收录15个案例,大部分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南片区共同主办的”2022年度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案例大赛”的获奖案例。全书的内容丰富,涉及实习教育和课程实践两大主题。从案例经验可以看出,这些案例的实践者是用心、用情、用力在做教育实践,这反映出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激情和奉献。本书的内容
本书从法学角度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分析,主要内容涵盖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和经验、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框架和制度设计、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养老服务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
《中国农村调查·文献类》是以20世纪20—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主持的各类机构、部门及个人对中国农村进行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地域分层为标准,以传统中国农村行政、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内容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农村调查文献集,收录了毛泽东、张闻天、彭湃、陈翰笙、薛暮桥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调查资料。丛书共7卷,本书为第3卷。本卷为
本书是“天津志愿服务蓝皮书”系列的第三本,全书共收录多篇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区域实践报告、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报告;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实践报告;“社工+志愿者”志愿服务实践报告;案例报告等部分。总报告为天津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分报告包括天津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天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天津科技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本书以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代表性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与布拖县的三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社区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从“传统村寨”到“安置社区”过程中当地安置群众所经历的空间环境、生计方式、传统文化、社会关系、主观情感等一系列维度的变迁,从“安身”层面梳理当地基层政府与社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过程中在多个方面的基层
本书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著作。社区治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驻区单位、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以合作、互动和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因社区治理主体众多、互动复杂,网络治理是必然发展趋势。本书在介绍了社区网络治理框架的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治理理论应用中国城市社区的适应性及动力、对中国城市社区网络治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