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敬,字尔辑,号丰川,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终身蛰居鄠县,以讲学和著述为业,他的学术思想是以心学为基础、经学为依据,内容涉及政治、教育、农业、军事和荒政的博大思想体系。本书以关学大儒王心敬为主要人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运用文学笔法生动演绎了清代著名关学学者王心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粗线条刻画了宋明及清初儒学大
本书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陈祖武先生数十年间与师长之论学书札及所撰相关序跋、琐记和友人访谈实录等文字。这部文集,是了解一位著名史学家成长和学术交游不可或缺的史料。通过其求学、治学的生涯,读者亦可从中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学术史研究发展的过程。本书的出版,对清代学术史、中国学术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有重要价值。
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产生于天崩地解的明清之际这一特定的自我批判的历史时期。本书主要分两大块论述颜李学派,首先论述其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思想体系,以及代表人物颜元、李塨的思想传承以及两人在个性与学术上的异同。其次论述颜李学派对清代以及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尤其是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近代主旋律下
《四存编》由《存治编》《存性编》《存学编》《存人编》合成。《存治编》主张托古改制,倡导效法三代,恢复井田、封建、学校等王治,表现了对当朝制度不满的社会思想。《存学编》以辨明学术为主,认为圣贤立教与异端有别,圣贤之学在于事事表现为实用,而异端则是空谈心性,以此批评性理儒学的空疏,崇尚实学。《存性编》批判了宋儒以善为天命之
中华学人·哲学系列邀请当前国内哲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大多为长江学者),以文集或专著的形式推出其代表性作品,代表了目前哲学研究的骨干力量,其研究问题也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前沿方向,整体以套书的形式推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戴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十八世纪中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乾嘉学派的朴学大师与皖学的创始
本书是关于傅山文献新资料的研究专辑,主要内容:一是围绕新发现的两册抄本《傅眉杂录》及其收录文字,考证抄本真伪并初步解读,定位《傅眉杂录》的形成年代与背景。二是逐篇研究订正《傅眉杂录》新见文字,参照存世文献类同文字进行比对校补。三是运用《傅眉杂录》中所透露的信息,解读“从傅山五世孙傅履巽手中传出的个别文字为何不被《霜红龛
颜元是明清之际反思理学及整个传统学术而卓然有所立的大家。本书以颜元的问题意识为线索,从颜元哲学与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虚”“实”之辨入手,深入考察颜元哲学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和独特表现。全书依照“全体大用”的内在理路系统呈现了颜元哲学的逻辑结构,分别从“实体”-理气论、“实性”-人性论、“实用”-理想人格论、“实行
本书对《二曲集》中《四书反身录》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李二曲(16271705)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哲学家,名顒,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人。家贫,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四书反身录》是明末清初大儒李二曲的代表作,李二曲融合心学、理学,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于康熙元年动笔,康熙二年写成的一部政治代表作。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贵不在朝廷
《榕村语录》三十卷,《榕村续语录》二十卷,为清代李光地的日常学术讲论语录集,由其弟子徐用锡、孙李清植纂辑而成。以经义、性理、诸儒、诸子、史书史事、治道、诗文为类,所涉不惟理学,博及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天文历算、律吕、音韵诸学。与同时代理学家的语录体著述相较,论述可谓广泛,可谓研究李光地学术思想的代表作。此书以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