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在国际社会中不断强调自身规范力量的角色,通过教育等软性手段实现其规范的扩散和传播,以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欧盟对非洲的教育发展合作在促进非洲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亦服务于自身的整体利益和政治意图。通过采取程序性扩散、传递性扩散以及文化过滤扩散三种手段,欧盟促进自身构成
教育服务作为服务业,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其开放安排和开放政策,一方面是该国在相应领域实力的体现,通常该行业越发达,该国在相关谈判和协定制定中就越占优势;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协定中各行业的开放承诺是一揽子方案,存在策略性安排和对多方利益诉求的统筹考虑,因此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协定的相关规则进行必要修改。基于此,本书重点探讨自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推进教育2030目标监测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成果,围绕我国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研制形成了一套系统、权威、框架清晰、适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教育2030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工具与方法,有助于教育2030目标
《中国教育报》典型经验报道集。 本书系“《中国教育报》四十年文存精选”丛书之一,在《中国教育报》创刊40年之际,精选《中国教育报》先人一步、独家挖掘的40个在教育一线乃至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典型,为读者展示中国教育独具魅力与价值的典型案例,并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见证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为广大教育者进行教育变
本书作者姚跃林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创校校长,以“真心服务学生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立校。全书分为上下编:“看见学生:‘你是好孩子’”和“看见校长:‘老父亲’”,汇集了作者在2020—2023年间写的文章,用生动、温暖的故事讲述了“贴近学生做教育,贴近学生办学校,贴近学生当校长”的治校理念及实践。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高等教育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书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将高等教育视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关系,本书重点分析了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与教育需求,构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探索了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剖析了教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之理出发,讲述了适用于家庭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社会教育管理的通用道理,包括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之天人合一之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之德礼之治,以及修心炼性明心见性之心性之治等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古圣先贤对本体的回归,是对万事万物本源的本质性认识,是对管理真相和规律的印证和总结,这些管理之理
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机会与资源分配或调整的规则和规定,直接关系到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利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分配或怎样的分配是善的或公正的是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伦理价值是影响教育政策中各主体利益博弈并达致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伦理价值为关注和研究教
本书聚焦于2022年的教育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学者进行多角度地观察与研究,如少子化时代的学前教育发展、民办义务教育规范治理、职业技术教育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改革、乡村教育振兴等议题。全书由总报告特别关注教育新观察教育调查组成,收入18篇文章,对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