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生产排放的企业,企业是大气污染源定位在最根本单元,从企业的视角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才能为能源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合理方向,从而从根源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企业污染排放的数字化、全景化使得大气污染治理更精细精准、更有据可依。针对现有研究主要面向特定行业、区域大气污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对企
《环境影响评价》一书结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最新导则、法律法规、环境标准、产业政策和技术方法,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编制内容的要求,设置了绪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前言与总则、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环保措
颗粒物污染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对其来源的准确解析是制定有效的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本书围绕溯源式空气质量模型用于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原理及其在我国颗粒物来源解析中的应用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了溯源式空气质量模型对一次颗粒物、二次无机、二次有机以及微量金属组分的行业来源解析,还包括了对区域输送贡献和我国重点城市颗
产业园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具有污染风险聚集的特征,准确把握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重点,提高环评的有效性,对于区域布局失衡产生的聚集性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能够起到源头防控的重要作用。本书通过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T131-2021)的规范要求,选取包括电镀、化工及综合性产业园区的6个案
本书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编者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和培训经验,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中所必需的技术方法。内容涵盖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和水资源工程、农业资源和环境、国土资源管理等相关内容。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陕西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陕西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研究等。
本书以2021年国家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主,结合相关部委提供的环境状况内容编制而成,全面梳理、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监测概况和评价方法,主
本书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为基础,结合三峡库区流域特色,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和生态压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搭建了一套包含水生生物、水质水量、物理生境等指标的水生态健康评估框架。以龙溪河为例,通过对流域水域、陆域开展调查监测、现场踏勘、资料收集、遥感解译、数据分析,获取流域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基础
本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相关案例。全书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包括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煤炭采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本书旨在提供一本系统阐述水质与水征指标及其研究方法的参考书。在系统介绍水质与水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常规水质指标、有机组分特征、化学污染物指标、生物污染物指标、生物毒性指标、化学稳定性指标和生物稳定性指标等,阐述了各指标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典型条件下的指标取值范围、水质要求、测定方法、研究课题和典型研究案例;阐述了污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