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剖析《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中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和书信,以小品文的写作风格、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呈现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对中国的总体看法与未来希冀,全书融思想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体,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提供学术借鉴,同时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思想借鉴与现实指引,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德意志意识形态》既体现了社会形态由近代向现代的跨越与变奏,又描绘了马克思哲学的整体图景。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需把握如下要点:第一是澄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概念、论域;第二是依托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分析呈现唯物史观的具体化路径;第三是在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析的基础上,展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第一版于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出版,后两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准备付印和出版的,第二卷于1885年出版,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先后被翻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出版。1872年4月8日,《资本论》第一卷俄译本在彼得堡出版,它是《资本论》的第一个俄文版本,也是《资本论》的第一个
本书是编选之作,并非论著。本书的价值在于,一册在手,研究生态文明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学者、教师、学生,可免去翻检之苦;且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标注来源,方便引用,是学术参考书。本书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进行编选,并按《文集》顺序编排,清晰呈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变及其理论体系,力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著的《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次再版的《共产党宣言》是以2009年出版的中央编译出版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译本为基础,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全文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此外书中还收入了《共产党宣言》最早的德文
本书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讨论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书信,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书信进行研读、精读、细读、深读,突出经典文献的微观解读和思想辨析,深入挖掘、立体呈现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的文本内容、思想意蕴和当代价值,从而对人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理论品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书信的第一次系统集结,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4年到1883年所写的书信1386封。这部通信集由伯恩施坦和倍倍尔负责编集,考茨基也参加了部分工作。共分四卷,前两卷于1913年出版,后两卷于1919年出版。第1卷汇集了18441853年间马恩之间的通信第1261篇,第2卷汇集了1
本书收入的文献大都是马克思恩格斯遗著的手稿、提纲、笔记、书信和札记等,1924年开始出版。由俄共(布)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在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同时设立《马恩文库》编辑部进行整理出版,院长梁赞诺夫任主编。到1930年共出版了5卷。为了区别于后来出版的《马恩文库》,学界一般称5卷本为旧版《马恩文库》。1931年,马克
本书稿为《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影印本,底本是由德国弗兰茨·梅林编辑,于1902年由迪茨出版社出版,分为四卷。本书装帧典雅,印刷精良,内容全面。《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集,对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出版说明介绍了本次影印出版的《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的版本,并细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选载马克思和恩格斯1857-1871年的著作和《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的节选。本卷的首篇著作《导言》,是马克思拟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总的导言。马克思在《导言》中详细地阐述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