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世纪是东地中海世纪从古代走向中古的过渡时期,即古代史学者所称的“古代晚期”,东地中海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不同于西地中海的面貌,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现象。这段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最终被整合在一个共同的拜占廷帝国之中。本书所研究的就是这一时段的历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政治史角度的研究,本书力图突破这一传统解释框
1203年夏,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无人注意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大军正乘坐威尼斯人的船驶向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危在旦夕;也无人预见斯巴达谷地最辉煌的两个世纪即将随之而来。法兰克人征服伯罗奔尼撒后,维尔阿杜安的威廉在斯巴达附近的山丘上建起一座巨大的城堡,它就是后来的米斯特拉斯——极富传奇色彩的希腊城市。十年后,米斯特拉
“演讲风云录”是一部三卷本的史话类书籍,已出版的《声音的力量》是它的第一卷。现第二卷业已完成,包含的时间段大体上为中世纪至二战前夕。第二卷名为《金石之声》,体例依然照旧,以史话的形式去描述演讲内容,每一辑包括约4——6篇短文,大体上贯串一个主题。因限于篇幅,不囿于完整和全面,但大致上能勾勒出演讲和辩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框
什么是拜占庭?提到拜占庭,人们无形中就会产生双重联想,一面是阴谋、暗杀、阉割,另一面是巨额财富和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实际上,中世纪的拜占庭并不是每天都在上演钩心斗角和虚伪背叛的戏码。拜占庭人不只是财富的代名词,也并非一群神秘莫测的人。拜占庭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领袖和军事统帅、充满创造力的神学家和天才的艺术家……拜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共计7卷8册,与老版《剑桥中世纪史》相比,在编写体例和篇章编排上更为清晰明了,突破了传统政治史的旧框架,试图呈现全面的历史,将经济、社会、精神、文化等领域纳入论述范围,提供了对中世纪更为全面、详实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新编系列摆脱了过往将欧洲视为世界全部的欧洲中心论,反对将欧洲各国历史机械拼凑或简单
在黑死病肆虐整个世界前的一百年间,欧洲、中东和亚洲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这三个地区相互依存,彼此地位相当。《欧洲霸权之前》通过对广阔地域的考察,解读了这个一度生机勃发的全球经济体系如何走向了衰落。世界城镇在体系内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各个亚体系连为一体。经济活动可以跨越地域的界线,黑死病也一样会蔓延到四处。在东方世界,蒙古
本书是“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一卷,从君士坦丁的诞生乃至之前的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代讲起,在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时收尾。在这近500年的时光中,这个罗马帝国见证了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希拉克略等多位皇帝的光辉,也不断面临着周边蛮族的入侵和袭扰。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拜占庭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
本书是“拜占庭三部曲”的最后一卷,也是这部宏大史诗的高潮之作。本卷继续讲述了1081年亚历克修斯·科穆宁即位的历史。此后,在失明的耄耋老人、诡诈至极的威尼斯总督恩里克·丹多洛的率领下,第四次十字军给君士坦丁堡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拜占庭时代的晚年岁月充满哀怨,陷入与奥斯曼苏丹痛苦而漫长的争斗。1453年,这个曾横跨欧亚非大
本书是“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二卷,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将皇冠和罗马皇帝的封号赐予查理曼开始,在不到300年之中,拜占庭帝国继续经历着国内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动乱,以及来自哥特人、保加尔人、萨拉森人等外族的骚扰。在“保加利亚屠夫”巴西尔二世执政时期,帝国达到巅峰,却在1071年的曼齐刻尔特之战惨败于突厥人,走向衰落。然而
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与之相伴的利益催动着重建帝国的野心。在西方,哥特人狄奥多里克几乎恢复帝国的荣光。511年时,他用罗马人的方式指挥着西罗马故地近一半地区的事务,霸权延伸至北非和中欧。可是他一去世,帝国的光环便全然从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