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天童站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近些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了天童站主要样地与观测设施;第三章包含了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后,基于常规观测场进行的生物、土壤和气象等长期联网观测数据;第四章为台站特色研究数据集,包括森林小气候数据、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第一次植物群落结构数据和土壤
”淡水资源短缺是二十一世纪全球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海水农业潜力巨大、意义深远。《海洋活性物质农业应用》聚焦海洋活性物质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海藻资源与农业应用;滩涂植物资源农业应用;海洋微生物资源农业应用。本书较全面的对海藻资源、滩涂植物资源以及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
本数据集内容涵盖了我站主要数据资源目录、观测场地和样地信息、2007-2017年承担CERN监测任务的水分、土壤、生物、气象数据和部分长期试验及专题研究数据等。本数据集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研究领域及对其有兴趣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如果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存在疑问或需要共享其他时间步长及时间序列的数据,请与四川贡
本数据集出版主要内容包括5个部分:①盐亭站简介;②盐亭站观测和科研平台,主要介绍样地、观测设施和主要仪器设备;③盐亭站长期联网监测数据,包括水分、土壤、生物和气象生态要素数据;④部分长期试验监测和研究数据;⑤参考文献。
有一种哺乳动物,它长着螺旋状的长牙,在冰冷的北冰洋畅游;有一种软体动物,它的体长可达18米,在黑暗的海洋深处生活;有一种甲壳动物,它有一对大小不同的钳子,行动迅速,如同幽灵;有一种硬骨鱼,它的背鳍如同旗帜,游速极快,能够跃出水面……海洋广阔、神秘,是数以亿计的生物赖以栖身的家园。本书根据生物
写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本书基于生态气象学的概念和内涵,依据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学概论、气象因子及其生态系统效应、大气化学成分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气象的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论述了气象因子(辐射、温度、水、风)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吸纳了大气化学成分变化(CO2、O3、酸沉降和气溶胶)及其生
本书涵盖以下有趣的话题:为什么科学概念会从西方中诞生?为什么计划经济始终不能替代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成功,而很多国家的改革却陷入了停滞?为什么嫁接他国的政治制度往往会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的一夫一妻制是我们的生物本能,还是数万年社会制度演化与经济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类是怎样从人口过剩的20世纪跨越到出
地球形成之后的4600Ma里,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及其生命以历了不同的演化。在距今541-520Ma亿年间,地球上在约20Ma时间内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几乎包括了所有现生生物以及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祖先类型,进入古生代之后,地球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直至人类的出现。不同时期的形形色色的化石就像一本本精美
秉持大家写小书的项目宗旨,本书由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院士专家领衔,由科研团队、科普作家团队联合开发,力争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同时,带给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在本书中既有对前沿科技热点的解读,也有对前沿领域发展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特别是结合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的需求,专门设置了科学探索相关章节,带领青少年读者体验和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