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篇、林木良种篇、林业良种篇、林业机械篇、科研院校和乡土专家通讯录。
《林业国际文书导读》 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选择了与人类可持 续发展和森林多功能利用相 关的8个联合国文书,聚焦 了全球环境治理和森林经营 利用等热点问题,旨在拓宽 高校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科 研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 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建立 关注世界、服务社会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助力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通过《中科院专报信息》,向中办刊物提供《建立松嫩平原珍稀水禽国家公园》咨询建议。咨询建议被国家领导人批示采纳。中办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转交批文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接到批示后,邀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参与论证调研,并主笔调研总报告和公园论证报告,并通过专家论证和验收。本书内
本书主要论述了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实地监测、“3S”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植被与植物资源、动物多样性、昆虫多样性、大型真菌资源、森林可燃物调查与火险因子分析、社会经济状况、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内容上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根据获取的地面数据、实验数据和多源遥感数据对保护区的多种资源现状进
本书收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精选的多张照片,书中为精彩绝伦的图片配上了专业生动的文字注解,书中图片出自专业摄影师及业内专家。图文并举,新旧对比,将这一处得天独厚的乐土,一群珍稀可爱的精灵们,以及无数甘于奉献的保护者的工作生活记录在册,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欣赏到白水江园区中的动人美景。自然与人物、地理与历史有机融汇,是
本书以东北林区主要树种落叶松为对象,以此区地带性森林暗棕壤为基础,系统研究cd污染对落叶松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暗棕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筛选抗性菌属;研究石墨烯及氧化物对落叶松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暗棕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综合评价落叶松和暗棕壤对cd污染和石墨烯及其氧化物的响应与适应,从而为综合
湿地是陆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功能。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北部,行政上属黑龙江省同江市管辖,是一一个以岛屿和水域为生境主体,以保护北方典型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本书的监测和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
本书阐述了采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对木质板材表面颜色进行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全书共分7章:绪论、颜色模型的选取、木材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预处理、木材表面颜色特征的获取与分析、木材表面颜色的模式识别方法、木材表面颜色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木材表面颜色分类实验系统。
本书是竹林昆虫多样性调查部分成果的小结,涉及尺蛾总科、螟蛾总科、网蛾总科等14个总科,尺蛾科、燕蛾科、草螟科等28个科、52个亚科、277个属、360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4个,江苏新纪录种148个。本书参照了《世界尺蛾名录》《武夷山国家公园钩蛾科尺哦科昆虫志》《秦岭小蛾类》《中国蝴蝶图鉴》《中国动物志》等的分类体系,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杨树、特别是白杨派杨树种质资源、地理分布与分类。第二部分在简单介绍林木引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I-101、84K两个国外著名白杨品种引种研究。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秦白杨1号、2号、3号、4号、5号和西北杨1号、2号、3号8个白杨新品种选育研究。作为铺垫与补充,也介绍了林木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