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著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原则,系统研究并论证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思维,提出并论证了生态哲学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方案”,在拓展生态哲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同时,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哲学研究新领域,增强了生态哲学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前沿性和可操
"本书是一部揭示生态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学作,旨在完善生态学的概念基础,从而促进更有效的生态学研究和制定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方法。同时,希望促进生态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科学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的交流。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探讨了从哲学和历史角度出发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内部结构、“生态学”概念史的主要阶段、20世
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概况与研究方法、皖北平原区农业机械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影响、皖西南山区劳动力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情景模拟等。
本书介绍了化学生态学历史发展及现状趋势、我国化学生态学发展历程、我国化学生态学代表性团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化学生态学重要理论研究进展、我国化学生态学的应用概况、未来5年学科战略需求和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化学生态学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和措施等,全面分析了我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化学生态学研究水平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本书为河北栾城站2009-2017年数据,对栾城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整理编撰了2009-2017年栾城站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
本书对拉萨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编撰了2004-2015年拉萨站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
本书对长白山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整理编撰了2009-2018年长白山站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
本书为陕西长武站2009-2015年数据,对长武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
本书为云南西双版纳站2007-2017年数据,对西双版纳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整理编撰了2007--2017年西双版纳站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
本书为新疆策勒站2009-2015年数据,对策勒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及实验设施做了介绍。整理编撰了2009-2015年策勒站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