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陈来先生近十余年朱熹研究的文章结集。正文十六篇,前五篇分别考察朱熹《仁说》《克斋记》《太极解义》等文本的成文过程与版本差异,以及其中重要思想的前后变化。中六篇先后探讨朱熹论“四德”“羞恶”“已发未发”等儒学重要范畴的话语与它们在其理学体系中的位置。余四篇将韩国朱子学与近代朱子学纳入视野,是中外古今之间的比较研究。
○底本精当,校本适当 ○点校精细,全式标点 ○版式精美,繁体竖排 ○精心编辑,精装呈现 ○升级再版,精益求精 罗从彦师承二程高弟杨时,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李侗于理一分殊中尤重分殊,均对朱子思想发生很大影响。罗豫章、李延平文集合刊出版,宋儒道南一脉(二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脉络更为清晰明白,意义重大。 《豫章罗先生文集》
本书以理学世界为视野研究洛学之魁程门第一(黄宗羲语)的谢良佐。全书包括正文六章与附录一篇。前三章通分别讨论了谢良佐的生平、学术与政治活动,借此呈现由程颢、程颐开创的理学在北宋中、后期的发展历程,着重突出了从伊川学到上蔡学的理学发展谱系。后三章通过《论语解》《上蔡先生语录》二书,以书籍史的考察视野,借助思想史、学术史、版
《敬乡楼丛书》为1928至1935年间,由黄群编纂并出资排印的温州地方文献。 《丛书》分四辑,计三十八种二百八十九卷。这是继孙衣言《永嘉丛书》、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之后,近代温州乡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大成果,为复兴永嘉学术传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丛书》自始自终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出版之初,梁启超曾言其“将精校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将“天理”本体与家国天下的“外王”之道相结合,构建出“天理”统摄下的家国天下治道体系,在儒家治道的继承和阐扬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的家国天下”、“家国天下,一理而已”、“家:治道之始”、“国:君臣同治”、“天下:垂治万世”、“程氏后学与程氏遗产”等内容,深刻剖析二程的治道思想,尝试
本书以德与利统一的观点为中心来展开叶适的儒学思想研究。探析了叶适的德与利统一的哲学蕴涵,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分析了德与利各自的深刻含义。考察了社会的不利状况,叶适本人立义行善与务实求事功,表现为为国为民的公利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德与利统一的思想表现为仁德之爱与呵护其生:顺民;天下之势在己:利民利国。德与利统一的
《近思录说略》为日本学者泽田希所撰,共十四卷,泽田希《近思录说略》既广引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文集及语录详释《近思录》条目大义,又引黄榦、薛瑄、蔡虚齋诸说以细析《近思录》微义,并按以己说,精微必校,对于理学的重要议题皆有阐释,多有解说精当处。且议论谨严,信奉程朱之说而不以其说必是,亦有委婉辨析。对于有宋以来《近思录》
钟泰(1888—1979)为现代学术思想大家,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尤精周秦诸子,下及宋明理学,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成一家言。2021年末,《钟泰著作集》出版。今次分批出版单行本,以应大众之需。第一批包括《中国哲学史》《国学概论》《理学纲领》《古诗讲义》四种。《理学纲领》凡十二目:正信、尚志、知本、辨义、居敬、格物、
朱熹一生博观群书,是鲜有的真正做到《论语》“下学而上达”的人。观《朱子读书法》可知,朱熹为学的工夫是朴拙踏实的,是循序渐进少时即下苦功夫积累而成,而这正是他的格物实践,所谓“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本书选取了两种朱子读书法,一是宋张洪、齐熙所编《朱子读书法》,以马一浮复性书院刊本为
《龙川文集》是宋代“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文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浙江之地有着灿若星辰的大家名家,而陈亮及其《龙川文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本书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的代表作《龙川文集》的导读、选注本。陈亮(1143—1195)被称为“中国唯一的状元思想家”。“状元”一词承载了国人对文的推崇以及被推崇对象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