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病证名为纲,以方剂为目,参考中医妇科学对妇科疾病的分类方法,结合妇科经、带、胎、产、杂的特点,将妇科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进行叙述,共列方剂230余首。本书对每首方剂按照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辨证要点、加减化裁、使用禁忌、异病同治等顺序进行介绍,且附有临床验案和按语。
本丛书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分心血管神经精神,呼吸消化,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生殖,外科皮肤科,妇产科,五官科,肿瘤与血液,儿科,共8卷,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硕导等科研和临床一线的几百位中西医药工作者合作编纂的大型专著。《BR》本丛书将中成药药效与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相结
本书对《汤头歌诀》中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然后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功能、主治7个部分论述。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各个汤诀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附方及使用注意。
本书对每篇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调整,新增大量药物应用经验,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以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附篇新增“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内容。本书紧密围绕中药量效关系这一临床关键环节做了深入阐述,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教材共分113章。1-5章重点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形式,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分类、剂型、煎药方法、服药方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余者依据以法统方的原则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等18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常用的
震元堂创始于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已有270周年,为首批“中华老字号”。《震元堂家传药谱》是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手抄本,凝结着震元堂先辈的医药智慧。编者从中精选270首经典名方,按原书分类方法分成11大类。每首处方均按原文进行直录和注释,补注功能主治;部分处方,还对其来源出处、不常见药物和制备工艺等进行说明
本书由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达人,长期面向大众普及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及中医科普作家编写,是本中医药防病治病科普读物。作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男女老幼常见发病特点、生活方式及体质特征,选择相适应的中医经典名方、验方效方及中成药物,借助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用大众话语娓娓道来,分析致病原因,通俗讲解中医方药的寒热温凉特
本书分为绪论和上、下、附3篇。篇首绪论部分详细介绍中医外感热病发展史。上篇名医名著,按成书年代,精选《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吴又可《瘟疫论》、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等相关名著,集历代中医论治外感热病之大成。下篇名医名方,从古今
本书主要由“经方临证实录”“读书与经方随笔”组成。“经方临证实录”主要是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辨治思维及方药诊治顽固性心衰、严重腹泻、彻夜不眠、严重焦虑抑郁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头晕等80则临床疑难危重症医案。每则医案设“方证辨证”“按语”,详细阐释了作者研习使用仲景方药的临证体会。“读书与经方
《治病主药诀》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开讲的轻松学歌赋系列之一。此歌赋口诀介绍周身引药与诸病主药,出自《医学传心录》,也是中医歌赋名篇。经曾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深入的理解中草药的使用奥秘。本书不单讲药草知识,还涉及修学、组方、经穴、养生、锻炼等内壮身心的学问,可谓是妙趣横生,言简意赅。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