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研究专著,罗振玉撰。罗振玉考释甲骨文字*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据永慕园印本影印。前有沈曾植、柯勋忞题诗,罗振玉《序》,末有王国维《跋》。全书八篇:一都邑、二帝王、三人名、四地名、五文字、六卜辞、七礼制、八卜法。考释理路: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穷其蕃变,渐得指归。
《忠正德文集》为文章、诗词合集。据《四库提要》载,绍兴五年,鼎监修神、哲二宗实录成,高宗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之,因以名集。又据宋周必大《忠正德文集序》载,《忠正德文集》乃赵鼎孙赵谧追怀祖烈,将刻遗稿附昌黎文以传。凡拟诏百有十、杂着八、古律诗四百余首、奏疏表札各二百余篇,号《得全居士集》,而古乐府四十为《别集》。 《忠正德
《张四维集》包括《条麓堂集》和《条麓堂续集》。前者共三十四卷,分卷为赋、颂、诗、册文、序、诏、制策、敕谕、诰敕、表、笺、露布、致语、启、奏疏、议、论、讲章、策问、书、序、记、传、铭、碑文、墓表、志、行状、祭文及《永信録》,全书五十余万字,堪称张四维著述之大全,既是研究张四维生平和思想的*手资料,也是研究明代历史和历史人
《张忠烈公存集》为张道濬于崇祯六年至崇祯十五年期间,在流放海宁卫时期,将先父张铨生前著述汇辑刻印而成。 所谓存集者,意即当时存世的文稿。今《张忠烈公存集》仅残存二十九卷,前五卷阙,卷六至卷八为诗;卷九至卷十收奏疏,卷十一至卷十八收启,卷十九至卷二十六收尺牍,卷二十七收叙,卷二十八收序,卷二十九收传,卷三十收杂著,卷三十
《贺先生文集/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据一九一四年刊本影印,全书共四卷,卷首为徐世昌所作叙。全书收录了作者贺涛自清光绪八年(1882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年间撰写的170余篇文章,有他为亲朋好友所作的墓表、墓志铭、行状、传记、寿序、书序等应酬之作。他所作文章“步趋韩轨,特为朴厚,章妥句适,自然雄肆”,从其内容中或可窥
自编存世年谱,名为文文忠公自定年谱,名为《文文忠公事略》,全四卷,卷一由记述文祥个人经历的国使馆本传和一些谕旨、谕赐祭文、谕赐碑文等颂文组成。卷二、卷三即为文祥自己编订的年谱的上下卷,记载文祥的一生经历和政治活动,并侧重在清朝内政方面的记述。卷四包括两部旅途日记,蜀轺纪程记载咸丰四年的四川之行,反映了当时中国西北及南方
共二十卷,其中多有感慨世道人心、忧国忧民之语,间有对朝臣弹劾他的不满和牢骚。集中文章大部份是祝寿、哀诔、贺官、墓志之类的应酬之作。但其中也写到明末边陲军队钱粮供给的问题,地方官员治理地方的得失,同时抒发了他的忧虑,并提出建议。这些方面,对于了解明末边塞军事布防及后勤供应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语言特点尤其能够
全书包含舒艺室杂著与舒艺室杂著剩稿,杂著分甲、乙两编,每编各两卷。全书内容主要涵盖对天文算术、音律乐曲、古文注疏、为学治学之道等多方面的探讨。舒艺室杂著甲编中,作者论述了大衍用数解、琵琶二十八调、字谱、注疏,还有部分与友人的书信往来答复,对古文的注疏、评注,人物别传等;舒艺室杂著乙编中,有大量的序,跋、记、表、赞、箴、
孙传庭的一生中,镇压农民起义军构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主要内容,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活动。此《孙忠靖公全集》便是其著文之集结。
此乃张五典先生之文集,包含疏、议、论、诗、启、书、叙、记、说、言、檄、墓表、墓志铭、行状、祭文、年谱、恤典志表共17卷,是研究明代历史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