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发展脉络等进行梳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明确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原则、功能与意义,分析不同类型读者工作服务,提出了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和主要模式。同时,明确指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创新发展为落脚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建立智慧公共图书馆,以及利用各项新媒体技术为读
本书分“时代与改革”“社会与进步”“人生与思考”三部分推荐了作者收藏的百余种书,每篇推荐以大约五百字的文字和作者为图书画的藏书票两部分组成,并附有图书作者的签名题赠页照片。作者所推荐图书大部分为图书市场上曾经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无论是从所推荐图书的作者、选题还是装帧设计,时至今日仍然有值得称道之处。本书对于图书从业人员,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记述中国现代37位著名学者、作家、文化人曾经读过、收藏过的西文书,这些书后来都成为作者的收藏。在中国,对古籍的研究、书写自来多矣,而对近代以来境内流传的外文书的研究专著,这是第一部。作者选取的人物均是在1912年至1949年这一时段中有过重要经历的知识分子。打捞、整理一个人散佚久矣的
《东亚文献学》系王勇、葛继勇教授主编,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郑州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办的半年期专业学术辑刊。具体而言,其以比较之视角致力于东亚文献学研究,发掘、解读东亚文献,呈现东亚文化之交流、互通。本刊作为创刊号,收录文章14篇,分布于前沿视角(1篇)、笔谈文献(3篇)、书籍之路(3篇)、文化环流(4篇)、学术动态(3篇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生动地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图书、期刊、特种文献的特征与检索方法,同时本书从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对信息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学术论文撰写等进行了介绍。全书共6章,具体内容包括文献信息检索概论、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检索、图书信息检索、期刊论文检索、特
本书收录数十篇优秀征文,分为图书和期刊两大类,其中图书类又按作者年龄层次分为成人组、大学组、中小学组。作品以书评、刊评、阅读心得为主,所涉读物主要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出版读物、学习读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题材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珍贵古籍书志和书目书志选刊,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数十种古籍善本。本刊是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编的,以全国古籍善本普查为基础,主要介绍古籍善本的基本情况,对古籍善本进行全方面的提要,是高端的版本目录学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本辑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珍贵古籍书志和书目书志选刊,按经、史、
本书作者认为:宋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南宋达到的,这在南宋藏书上有充分的反映,确切的印证。在官方藏书方面,南宋王朝继续实施重文政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了集图书收藏与整理研究的国家图书馆。而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遭受北宋末南宋初战火后,也较快地得到恢复发展,特别是书院藏书正式形成了系
本书共分六章,介绍了技术文件和受控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多种常用的受控语言,如CFE、PACE、EE、NSE和BCE等的特性和组织结构,总结出这些受控语言系统的最佳实践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可用于研发和试点实验新受控语言的创新模式。
《书的故事》是一本关于书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文字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下篇讲述书的载体、书写工具以及书籍制作的演变过程。作者用轻松的语言,或对类似百科书中的词条进行阐释,或以一则小故事引出主题,或在知识的介绍中穿插相关的故事,让读者对书的诞生有了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