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额盆地是自治区的重要粮仓,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程度高、收储加工能力强等因素促进了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小麦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盆地内小麦栽培模式、病虫草害同北疆其他产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随着小麦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持续推进、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小麦种植由单纯以高产为
《常用玉米自交系SSR指纹图谱》一书作为“玉米审定品种SSR指纹系列图谱”的第三部,涉及了30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基本涵盖了历史上大面积推广使用过的亲本材料,每个样品均提供了40个SSR核心引物位点的完整的指纹图谱,对这些样品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鉴定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常用玉米自交系SSR指纹图谱》一书可作
《2019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编写,中央财政项目等资金支持。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承担样品收集、质量检测、实验室鉴评和数据分析。2019年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8个省(区)征集样品619份、品种231个。
本书以长期从事粮油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调研报告等为基础合编而成,采用粮油作物分章和常见问题分类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解答了四川周边乃至西南地区的粮油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内容涵盖粮油作物生产的基础常识、品种选用、绿色栽培与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技术要
为了做好冬小麦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田节水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应用与开发,推动节水农业发展,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了《冬小麦节水农业技术》。《冬小麦节水农业技术》详细介绍了冬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生育周期,描述了河南冬小麦的需水需肥规律,推荐了适合河南种植的小麦优良抗旱品种。同时,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河南省不同区域集成的适合
《水稻机械有序抛秧栽培技术手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稻机械有序抛秧栽培的概念、技术优势、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有序抛秧机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规程、维修与保养;水稻机械有序抛秧育秧方法与技术;大田栽培关键技术。内容丰富全面,切合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介绍了技术内容,又规范了操作程序及方法,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可操作性
黄河口稻作历史渊源溯至距今三千年前现代黄河口稻作,起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渤海垦区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垦民恳,艰苦卓绝的战斗伴随辛勤的耕作,荒漠盐碱地开始出现大片的稻田;经历了国营农场和公社的光荣奋斗,见证了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崛起;新世纪以来,焕发新生,走向复兴。东营黄河口文化的祖脉在于“大河息壤,河海交汇”。生态湿地是其
本书系统介绍了粮食增产增效技术,包括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花生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甘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杂粮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生产技术等。我国对粮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而耕地等资源是有限的,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又会增加污染,如何实现粮油作物
本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收录了我们在优质稻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7篇,重点围绕江西20世纪70—80年代主推的优质晚籼双竹粘和90年代末期后主推的优质晚籼923(赣晚籼30号)两种品种开展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出的栽培技术为两个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篇收录了我们在亚种间杂交稻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论文13篇,主
本书从豫南水稻生产发展历史、豫南“籼改粳”的必然选择、豫南“籼改粳”的艰难探索、豫南“籼改粳”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及集成技术等方面对豫南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豫南粳稻优质高产障碍因子及栽培对策、豫南籼稻-小麦耕作制度缺陷及修复、豫南粳稻生长发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豫南粳稻轻简栽培及全程机械化技术、豫南“籼改粳”水稻病虫害发生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