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第一次集中、系统地以新媒介视角考察新世纪以来我国迅速扩张的迷文化,揭示其蕴含的丰富意味,对新媒介空间里迷文化进行了一次“深描”。全书探讨了迷群如何被新媒介运行机制催生,又是如何利用新媒介构筑起自身的文化空间,展开丰富而又混杂的文化实践。《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注意吸国内外纳迷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解释了“全球化”的概念,从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历史辩证、全面系统地概述了“经济全球化”所涵盖的内容;鲜明地指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书稿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追本溯源,深刻阐述“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
为了全面展示2008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的风貌,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编辑了《中国扫黄打非年鉴(2008年卷)》。本卷在2007年卷的基础上,充实了栏目内容,加大了图片、照片等刊登量,强化了内容覆盖面,在指导性和可读性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此选题是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2011年扫黄打非工作的实录,从重要会议、大型活动、专项活动、大案要案、工作亮点、工作成果等六部分分别来总结和阐述2011年一年来的“扫黄打非”各项工作。有图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评论和报道,图文并茂。从第二十三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到“南岭工程”的正式启
《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论述了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深圳培育城市文化自觉的成就和经验,并以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如何打造“文化深圳”、建设文化强市进行了深度研究。从培育城市核心价值和入文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
本书以巴蜀地方文化研究为切入点,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蜀道申遗主题研究”“四川名人研究”“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地方文化广场”等,对于地方文化建设提出诸多有益建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辽宁文化发展蓝皮书系列:辽宁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紧跟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展文化的思路与目标,全面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书分为辽宁文化体制改革、辽宁文化事业发展、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辽宁文化软环境建设四部分。这种体例设置体现了当前辽宁文化发展的重心和热点。本书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旨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分专题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学习材料。
文化变迁、文学文艺和历史动态三个部分。第一部:文化变迁:由现代日本年轻人劳动观考察、中日现代化进程与“孝”观念的变迁、日源新词的传入渠道及其词形特征、在日中两国间生活的人们——“海归”文化适应考察、现代日本亚文化——从秋叶原的变化看“宅文化”的流向等六篇文章组成。第二部文学文艺:由严本善治的文学理论与“女学”、子规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