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档案建设》一书既有对基层档案鉴定与销毁、开发与利用等工作的看法,又有围绕“三个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构想,还有乡镇扶贫开发、行政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档案的整理技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基层档案工作者实践操作、理论探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分九个部分,内容包括:绪论、非遗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与理论基础、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合作治理分析框架建构等。
本书全面、翔实地记录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70年发展壮大的奋斗历程。主要内容包括:档案接收与征集、档案保管、档案整理、档案编目、档案价值鉴定、开放利用、文献编纂与研究、期刊编辑工作、保护技术、信息化建设、全国民国档案资料目录的采集管理和资源共享建设等。
《2019年档案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分为总述、分述和专述三个部分,共12章。总述为第一章;分述由知网文献数据库科技信息类目下,档案及博物馆子类,档案学、档案事业小类下的档案学、档案管理、档案整理与出版、各类型档案、建筑和设备、世界各国档案事业、中国档案事业七个固定分类各成一章;专述由档案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档案法制
本报告以年度为单位,对2018年度档案学文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分析、词频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综述分析。报告分为总述、分述和专述三个部分,共12章。总述为第一章;分述由知网文献数据库科技信息类目下,档案及博物馆子类,档案学、档案事业小类下的档案学、档案管理、收集和整理保管和利用公布出版、各类型档案、建筑和设备、世界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民国纸质档案、声像档案修复技术的工具书。 主要内容包括:民国档案纸张和字迹的性能与耐久性、病害种类、修复原则与基本要求、手工修裱技术、机械化修复技术,以及民国声像档案修复技术。还展示了二史馆馆藏珍品孙中山博爱书法和《孙总理建国方略图》两个修复案例。 二史馆是新中国档案修复工作的先行者。自1951年成立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档案学专业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档案工作实践应用能力。但是过往的实践课程设计主要侧重于某项单一的档案工作技能训练,而缺乏全面、综合的档案工作职业能力训练。档案工作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档案工作视角,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档案工作职业能力知识体系,具备档案工作职业能力,成为适应
本工作年鉴分为五篇。第一篇介绍了2019年发布的重要文件;第二篇介绍了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2019年度的实物地质资料相关工作进展,包括2019年工作概况、项目实施概况、大事记等;第三篇介绍了省级(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19年度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展;第四篇介绍了委托保管单位(包
大数据时代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引起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加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完善管理机制、各项制度,进行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使工作环境越发安全,弊端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数字化档案管理优势巨大,更多单位将轻松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本书是研究新时期
《档案管理学》(第五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四编十六章,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专门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为了适应我国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