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纪实写作的经典,一份独一无二的社会学文献档案,一座经验式社会研究的里程碑。本书是克拉考尔的早期代表作,1930年首次面世,全书由作者1929年发表于《法兰克福报》的有关德国魏玛时期白领雇员生存现状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本书以作者对柏林城中雇员、工会人员和工商业界首脑的采访、交谈为基础,通过展现和讨论日益构成柏林(乃至
16—19世纪,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关于这一转型,前辈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本书则着重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展开,从社会阶层的变迁、权力精英的重构、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等方面入手,科学分析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变迁、社会结构重组与社会关系调整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化解矛盾与
在19世纪现代化进程中,英国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自主领域——市民社会。英国中产阶级借助于市民社会的实体性组织——自愿社团,构建起公共领域,积极参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本书将在19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历史背景中,以市民社会理论为分析视角和话语体系,以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为切入点,考察英国
《俄罗斯转型与国家现代化问题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创新工程课题。本课题从体制转型分析俄罗斯现代化问题,即剖析通过改革实现体制转型对国家现代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从转型视角研究俄罗斯现代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化”已成为当今俄罗斯的热门话题。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谈到现代化问
本书是英国慈善委员会如何监管慈善组织的具体体现,包括慈善组织的设立、受托人职责和报酬、慈善组织财务及风险管理、投资事宜、慈善土地处分、账目审核以及慈善组织法定调查等内容,为慈善组织如何高效与合规运行提供了指南。通过了解这些指引细则,为中国慈善组织的管理监督提供一定参考。
《欧亚发展研究2017》是对俄罗斯、中亚和独联体其他国家、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国家2016年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欧亚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及其对我国影响的研究成果。所选文章主要由参加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2016年年会的学者提供,部分文章由其他特约知名专家、学者撰写。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
“中外廉政制度与文化比较研究系列”选取了6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即素称发达的美国、经历过深刻变革的俄罗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和新加坡、老牌工业强国德国以及廉洁程度广受赞誉的北欧地区,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制度与文化深度挖掘,结合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廉政制度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本套丛书从比较研究
本书以“俄罗斯心灵”为核心,在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宏观视野下,将俄罗斯中央黑土区一个村庄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作为叙述主线,展示近代以来的俄罗斯社会变迁与社会重建的风貌。作者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俄罗斯社会生活及其变迁,不啻为中国社科界俄罗斯研究中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和探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看到“俄罗斯心灵”并非
聚集了欧洲大多数小民族的中东欧地区历史上曾是文明冲突、融合与交汇之处,它比欧洲其他地区经历了更多历史风雨的吹打。奥匈帝国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典型的多民族大陆型帝国,其民族构成和分布具有内在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帝国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奥匈帝国把民族关系治理作为帝国治理的优先目标,从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