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成上下两篇,旨在为我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施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设施条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实验室要求且规范、科学、实用的运行管理模式。
依据学科特点,本教材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学科的实验内容,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1)概论:介绍病原生物实验室规则及生物安全、常用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等。(2)微生物学基础实验:介绍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形态学观察技术、培养技术、鉴定方法、毒力检测实验,以及药学中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等。
本书是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配套教材,此为修订的第2版。内容涵盖了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实验内容,全书分细菌学总论实验、细菌学各论实验、病毒学实验、真菌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和附录等6个部分。详细介绍了38项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步骤。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未来的应用微生物与免疫学。本书紧密联系当今时代背景,编写了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并且巧妙地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科技创新、健康中国”等崭新理念,给大学生们以“润物细于声”形式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熏陶;同时在书中插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增强了微生
本书分为认识课程、认识微生物、认识免疫、认识人体寄生虫四个项目,包括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观察、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观察、常用生物制品观察、线虫形态观察、吸虫形态观察等任务。
本书分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两部分,病原微生物学部分涵盖病原微生物学绪论、细菌、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以及真菌等内容。免疫学部分包括免疫学绪论、免疫系统组成、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形态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书是服务基础、紧密联系临床和科研实际的实验教材,编写的原则是在着重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主要突出了新颖性及注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也有利于学科研究水平的有序推进。本书分为五篇十九章,主要包括医学
本书除介绍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外,特别增补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方法;第一篇涵盖了微生物学的常用基本方法和操作,补充了因学时不足而无法在实验室开设的课程内容;第二篇围绕临床三大常规(血液、粪便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展开阐述,包含三个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三篇则增
本书内容包括:什么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什么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什么是气溶胶传播?;预防病毒感染需要从哪些方面人手?;如何控制传染源?如何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需要如何避免感染?;普通人员日常如何防护?;外出人员如何防护?;特定行业人员如何防护?;你会七步洗手法吗?学校和幼托所等公共场所如何预防和消毒?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第3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配套用书,其章节编排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4版)基本一致。根据第2版实验及学习指导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和广大师生的反馈情况,对该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从而使本书更加简洁、重点突出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本教材分为实验指导和学习指导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