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7章,包括“图形的现代化”“现代图形设计表现”“新技术下的现代图形设计”“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图形设计”“传统汉字文化与现代图形设计”“传统节日礼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民族传统色彩与现代图形色彩”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的敬畏之心和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他们不断地探索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融合的新路
本书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高校审美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内容涵盖其历史演变脉络、美学特质阐述以及文化意义解析。书中不仅深刻剖析了传统装饰艺术与高校审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系统性地研究了在高校环境中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以及探索创新路径,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本书还前瞻性地探讨了
青海囊谦地区民间传统黑陶生产以实用功能为主,尚保留着藏族甚至人类早期阶段的原生美学价值。2008年,包括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在内的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囊谦黑陶制作技艺隶属于藏族黑陶制作技艺的范畴。本文以囊谦黑陶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性民族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现状为背景,通过运用文化人类学、艺术学、设
本书详细介绍了古今中外的传统和现代装饰纹样。作者在书中详细解释了它们的渊源、构建方法、色彩运用以及各种装饰作品的创作技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此外,书中还精彩地展示了传统纹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包括包装设计、书籍装帧、服装图案、建筑外观以及室内装饰等方面。在应用章节,作者精选了目前较为前卫的图案设计艺术。本书内容简洁
本书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爱上广告’——广告艺术鉴赏”配套教材,同时也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广告艺术鉴赏”的配套教材。本教材以广告艺术原理、广告创意、广告媒介与形式、广告资讯为线索,以经典广告作品赏析为主要内容,内容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广告艺术的原理性知识,艺术与创意对于广告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当代艺术对广告的
本书基于福光基金会资助的深圳大学的设计教育慈善基金——“非遗彝绣创新设计”,通过联动高校+传统手艺人+时尚企业共同参与,以设计的力量带动非遗的活化,以设计赋能传统文化的发展,助力非遗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发展。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非遗文化创新设计理论:项目中十多位专家学者针对彝绣创新的讲课内容梳理归纳,提炼非遗元素创
本书以时间为轴,简明扼要地阐述德化陶瓷的发展历史,厘清每一个时期德化窑的时代特点及艺术,遴选了各个时期德化陶瓷200多件,以大量翔实的实物图片,立体直观地展现了德化陶瓷的发展变化过程,为研究、鉴赏德化陶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大大丰富了德化窑的研究内涵。书内收录了许多的德化陶瓷标准器,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广,对德化陶
本书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成果,“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7ZD05)子课题四成果,“中国工匠精神与产业生态研究”成果之一。全书以四季为章节,共分四个章节,以访谈非遗传承人的形式,每一季讲二到三个故事,包括: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嵇锡贵、杭州金银饰艺、王星记扇艺、杭州机绣、振兴祥中式服装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新艺术运动中诞生的现代纤维艺术,其革命性的艺术思维方式促进了20世纪的国际艺术发展。进入70年代,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的开拓、以线性特征对空间的改造和重构,以及作品超大体量制作等方面凸显于国际艺坛。80年代,现代纤维艺术运动又呈现向众多艺术领域合流的倾向,其创造性的活力,受到了国际艺坛越来越多的关
本书初版于1925年,英文名为Chinesebaskets,系劳佛尔在中国考察时收藏的竹篮及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本书通过38幅图文生动呈现了中国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各式竹器。这些篮子设计精巧、美观,让人惊叹于当时竹匠的高超手艺和创意。这本书记录了当时中国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传统竹器,呈现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篮子的造型不像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