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国家公益性科研(气象)行业专项(GYHY201506018)水稻对高温发生发展过程的响应机制及应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成果总结。全书阐述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水稻生长发育进程中高温临界期和危害关键期的试验和分析方法,不同发生时段、不同发生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冠层特
《土壤的奥秘》是讲给孩子的科学故事系列中的一册。在很多人看来,土壤就是我们常说的泥土或者尘埃。实际上,土壤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皮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根基,也是孕育万物的女神。它以自身的养分养育出一条条绵延不绝的生命长河,滋养出一个个灿烂的文明。它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伴随地球走过了
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以及过量施用无机氮肥是制约河套灌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机无机肥配施成为改盐增肥研究的热点。本书以氮素转化为主线,揭示河套灌区盐渍化玉米农田有机无机氮配施增产减排机理。通过室内矿化试验,明确了有机无机氮配施在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氮素矿化规律。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轻、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
全书共分8章,内容涉及不同生境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基本的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及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等的实验测定方法等27个实验项目,以及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和诊断技术。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在方法上除了描述常规的实验方法,还介绍和推荐了一些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测试手段;在内容方面,设计了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和计算、思考题等,附录
本书系统阐明红壤坡地氮素侵蚀流失、渗漏淋失、氨挥发和氮氧化物排放过程,深入探究红壤坡地氮素损失过程规律及作用机理,定量解析氮素主要损失途径对红壤坡地氮素损失的贡献,全面评估红壤坡地氮素损失及其对环境影响,提出权衡径流流失与气态排放的红壤坡地氮素损失水土保持调控对策与建议,为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维系鄱阳湖“一湖清
本书依托于作者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而成文。对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小而散”的农户,这一传统经营模式也是农业转向批量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本书构建小农户与合作社融合发展的现代经营模式,以此为基础探索实现农户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机制,并基于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揭示新背景下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因素,旨在在众创
本书稿针对宁夏银北龟裂碱地土质坚硬、渗透性差、单盐毒害突出和改良利用难等问题,以宁夏西大滩前进农场新垦龟裂碱地原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龟裂碱地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和盐分离子年内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龟裂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通过脱硫石膏、糠醛渣及淋洗三者集成综合技术和水盐调控措施改良龟裂碱土的效果试验,探明不同改良技术和水
本书稿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和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在宁夏扬黄灌区土壤改良与保育技术方面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宁夏扬黄灌区秸秆还田快速培肥技术研究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总结。书稿系统探索了该区域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腐熟剂施用量及快速培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许昌土壤资源》是许昌市参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许昌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汲取2005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量取土化验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归并和综合比较分析,侧重阐述了各个土种的基本特征、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许昌市土壤分类体系,摸清了
本书对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中主要土壤生物蚯蚓、线虫、微生物的生物功能、调查与分析方法及其结果与土壤健康评价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土壤生物与土壤健康概述、土壤生物实验室设置与设备、土壤微生物、蚯蚓和线虫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土壤生物群落多样性、酶活性及原位稳定同位素研究,以及主要生物学性状与土壤健康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