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综合性文集,包含随笔、在省及市政协的大会发言稿、专题协商会上的部分提案等,均来自作者自身的工作积累和在基层实践的探索,多数文章已在《人民政协报》《中国统一战线》《江西日报》《光华时报》《江西统一战线》《南昌日报》《南昌政协》等报刊发表。
《金明馆丛稿初编》为史家陈寅恪之论文集,收入作者手定的重要论文共二十篇,包括《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桃花源记旁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涉及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完稿于196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才得以首次出版。
陈寅恪经典学术论文结集,收录《论〈再生缘〉》《韦庄秦妇吟校笺》《狐臭与胡臭》《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等重要论文十余篇,附《寒柳记梦未定稿(增补)》,并收录包含《论禅宗与三论宗之关系》《韩愈与唐代小说》《对科学院的答复》在内的杂文十一篇。本版《寒柳堂集》为国内首部横排简体精校版,让更多的读者接近陈先生,阅读其著,体悟其思
该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论文集,收入论文、杂文、序跋等六十余篇,内容包含少数民族关系、中古政治史、佛教、佛教的中国传播及演变,序跋等。是研究中国历史、陈寅恪学术思想、生平必读之书。
陈寅恪文史论文集。宗教文艺方面主要勾稽了天师道信仰、滨海地域与琅琊王氏书法成就之关系,考证了四声之学的兴起与梵呗转读流入的关系;文学方面演绎了《桃花源记》寓意之外的“实事”,《哀江南赋》之古典今情;史学方面论述了“山东豪杰”在隋唐之际的历史影响、“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在安史之乱前对唐代政治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思想方面讨论
陈寅恪文史论文集,包含书序、赠序,并附有诗集。《论再生缘》一文可视作柳如是研究的姊妹篇,同样“以诗证史”,勾稽了女作者陈端生家世生平,浓墨重彩地赞美了作者借孟丽君形象表达出的超越其时代的理想精神,并高度评价作品的结构与文词。《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考述了唐太宗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为自述家世的未
柯昌济是20世纪早期甲骨、金文和商周史研究专家,一度与唐兰、容庚、商承祚齐名,合称“甲骨四少”,被当时人视为“甲骨四堂”之后的甲骨学新锐。出版有《殷墟书契补释》《金文分域编》《姓氏源考》《韡华阁集古录跋尾》等,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影响力。本书将柯氏后人所藏的柯昌济手稿整理出版,计有《殷契粹编释文》《甲骨文释文》《金文人物志
南怀瑾先生于2004至2006年间,在上海举行了数场讲演。讲演的对象多为学界或社会精英,涉及领域甚广,包括文化、商业及传播等,故而南怀瑾讲演内容涉猎亦广。而在多次讲演过程中,南怀瑾更透露对当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感叹。 本书包括南怀瑾五次讲演的记录,内容以人文、历史及教育为主,内容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
赖皋翔集
本书收录两部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均撰写于抗战之时。亦为忧患之书。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后书是前书的姊妹篇,讨论了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有唐一代政治史之纲要,悉在此三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