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二维形态研究为主,通过对其基本概念、原理的梳理,结合二维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地对二维设计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逐渐使学生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设计思维,并使其有效地掌握二维设计的造型规律和方法。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教材在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外,还注重从跨学科角度
《设计构成》(第2版)从点、线、面等最基本的艺术造型元素出发,详细解析设计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以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现代设计教学所倡导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本书依据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确定知识体系、编写体例时,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际技能训练相结合,选
本书融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色彩设计于一体,主要解决学生在平面、色彩、立体等领域所涉及的有关创意性思维、设计方法及审美等方面的基础问题。教材中课题训练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带进具体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
在纽约第五大道散步时,现代艺术家马塞尔·杜尚购买了一个贝德福德郡式的白瓷小便池,用黑笔为小便池签上了假名“R。马特1917”,将它取名为《泉》。2004年,《泉》击败了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艺术作品”。本书回顾了马塞尔·杜尚开辟现代艺术的现成品《泉》的创作始末,揭开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着
晚明时期,生活在浙江嘉兴的文人、艺术家兼出版商周履靖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书籍,包括《绘林》《画薮》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多源画谱。这些书立即受到欢迎,它们的内容和格式在一些当代出版物中被广泛转载和传播。书中描述了此类出版物如何适应大众的文化品味和需求,并展示了画谱作为一种形式,从流行文化的标志到图形或文学的陈词滥调,都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2023-2024跨年展的展览同名图录,图录共收录从新石器时代到当代的500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100余件典型漆器,其中包括司马金龙屏风、三国朱然墓漆盘在内的2件国宝,及26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近80件古代文物,及当代唐明修大漆艺术作品22件,展现出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脉络
本书是一部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关于平面构成课程的专业艺术教材。本书密切结合近年国内外平面构成发展动态,引入最新平面构成案例,采集一线教师教学现场信息反馈,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编著,确保了教材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能较好满足美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需要。同时,本书运用经典艺术作品图像作为图片素材,在满足专业需求
本书与传统数字技术方面的教材相比,除了介绍基本理论与知识外,更注重数字系统设计以及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全书主要介绍了数字城市规划概论、数字规划关键技术、数字规划基础数据、三维地形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数字规划应用模型等方面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类城乡规划专业及地理类相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绘画思想特点与艺术表现;原始至先秦时代绘画发展与作品鉴赏;秦汉时代绘画发展与作品鉴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发展与作品鉴赏;隋唐时代绘画发展与作品鉴赏;五代及两宋绘画的发展与作品鉴赏;元代绘画发展与作品鉴赏等。
本书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本体论述中界定了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基本特性做出了深入剖析;在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上探究其艺术语言、审美价值、传播方式,为全面展现新形势的艺术门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认知;对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相关性以及创新性进行了探究;对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平面设计艺术、数字交互媒体艺术、数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