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面向5-12岁的儿童,以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以及五个试点国家公园为主题,通过漫画和大幅画报的形式讲述了每个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特色动植物、地质特点、演化历史、景观面貌等知识。
全书主体内容除绪论外,分为理论篇、布局篇、体制篇和案例篇,共计4篇18章。其中理论篇包括概念与内涵、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与构建中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篇包括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自然生态地理区划、自然保护关键区识别、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体制篇包括创建设立与规划设计制度、生态系统管理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本书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FERN)及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的森林生态站水、土、气、生长期监测数据为核心,通过跨平台的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辅助收集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样带调查数据、控制实验、遥感等数据,分析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过程与功能状态、历史演变及变
本书内容共分为三篇。第一篇共两章,主要介绍绿洲的形成与演变、分类、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变迁规律,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及分布、成因及危害,以及荒漠化与防治研究的内容、风蚀沙漠化与防治、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等。第二篇共两章,介绍了荒漠绿洲过渡区防护体系的构建。第三篇共10章,基于实际监测评估了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
本教材系统介绍森林对 人类与环境的影响、林业的 发生与发展、智慧林业科学 技术发展、森林文化内涵与 主要形式、林业在生态文明 建设中的作用等,强调科学 性、通俗性、思想性、文化 性,集森林生态知识传播、 林业科学技术普及、森林文 化情怀培养于一体。本教材 由森林与人类、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管理、森
本书由山西省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纂,选择分布在晋中市区域内、目前存活的古树128株,逐一进行实地拍摄、记录,最后编纂成册。所选古树,要求树形完整,树形优美、奇特,年代久远,树种比较珍贵,需要具有重要的科研、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条件。古树是绿色的“文物”,是活着的“化石”,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我们希望通过《晋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端、郴州市宜章县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区的典型代表区域,是湖南省野生动植物物种富集地。本书记录保护区脊椎动物37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记录昆虫591种,其中叶蜂5科,63属,129种,包括新属种2个,待发表新种24种,湖南省新纪录种19种,中国新记录种1种;
本书除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外,重点研究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移民现状调查;二是做法与经验梳理;三是生态移民实践效应分析;四是区域生态移民理论解析;五是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书按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对麦积古树名木进行了统计、挂牌、拍照,并对这些古树名木的树高、胸围进行了测量登记。
本书基于近15年对广东省红树林有害生物的调查结果编写,主要包括病害、虫害、有害植物等内容。为方便识别,每种有害生物配有相应图文,重要有害生物增加了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