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23年上海市规划部门在10年后第二次组织全市乡村风貌普查调研的工作成果。调研普查工作由上海规划院)牵头,同济规划、浦东规划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四家规划设计院,中建上海院、华东院、上海院、同济建筑院四家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三家高校,一家测绘院,以及乡村规划师,共计280余人参加。本卷为丛书
本书是2023年上海市规划部门在10年后第二次组织全市乡村风貌普查调研的工作成果。调研普查工作由上海规划院)牵头,同济规划、嘉定规划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四家规划设计院,中建上海院、华东院、上海院、同济建筑院四家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三家高校,一家测绘院,以及乡村规划师,共计280余人参加。本卷为丛书
廊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文、历史、建筑、科学以及美学艺术价值,也是交通文化和技术瑰宝。廊桥是中国除寺庙、祠堂、戏台等设施之外,最为重要并常用的公共工程,备受广大百姓的重视和关注。廊桥的结构造型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建筑工艺奇妙、文化内涵丰富、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承载了人们审美怀古的精神需求,是人类实现时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撰写的地理学专著,书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借鉴参考了宋代学者税安礼的《历代地理职掌图》,日本学者箭内亘的《东洋读史地图》以及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等。张相文是中国地理学家、教育家,也是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
面对制约城乡融合发展和多镇统筹发展的瓶颈问题,本书以“镇村共生单元”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县域镇村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单元划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县域内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镇村空间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镇村共生单元,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并从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设施配套等四个方面提出镇村空间
本书介绍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型。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概述了地理国情的基本概念、普查与监测工作、融合创新发展等,第2章至第5章介绍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评价理论与方法。本书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教学科研基础上总结、提炼、编写而成,可供从事相关调查监测工作和统计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