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阐述了选题舟山群岛人居环境研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导出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创新概念。然后对群岛人居单元的概念从理论支撑、影响因素、运转规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在解析的基础上,从群岛整体尺度和建设尺度两个层面上构筑营建体系。并在随后的章节中归纳出体系建构和营建策略,以及实际案例的验证。后加以总结和展望。本书旨在以人
本书以生态城市实践要素为基础进行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全书共由12章构成,基本涵盖了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城市实践动态、生态实践的逻辑、生态城市指标与实施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实践、响应气候变化的城市实践、城市水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提升能效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实践、促进绿色经济的绿色基础
人与自然(五年级下册)
人与自然(六年级下册)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涪江流域为例》是重点研究涪江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一《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涪江流域为例》,内容涉及传统村落的概念与内涵、体系与构成、建筑营造、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涪江流域为例》共6章,包括:绪论、涪江流域传统村落体系、涪江流域传统村落的构成、涪江流域传统村落的建
本书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介绍了典型模式与经验做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措施,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借鉴,分区域、分类别总结了适宜于不同区域特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我国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以及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治
传统聚落研究关注的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居住问题。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聚居生活方式的内在秩序规范着人的社会行为与生存空间,人的社会结构也物化为聚落形态得以表达。将聚落形态视为社会结构的表征,有利于以社会结构为匙,从社会空间角度完整认识传统聚落形态,完善人类知识体系。社会结构与聚落形态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按结构主义的观
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生态系统与生态破坏、人口和资源、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环境资源法与环境伦理。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可巩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本书为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本科生环境教育通识课教材,可用作环境保护人员培训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一带一路篇》围绕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所开展的44个案例研究、指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展示了典型地区、国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中国篇》围绕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所开展的42个案例研究、指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展示了中国和典型地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