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增强主要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粮食作物专家指导组和有关科研、推广单位,编印了这套“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系列”丛书。《全国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路径》是丛书之一,主要聚焦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生产
本书由工作在秦巴山周边省份(包含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的一线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分五章,在秦巴山玉米生产布局和种质资源一章中,主要简介玉米生产布局和种质资源;在玉米种植的生物学基础一章中,主要简介玉米生育进程,分析玉米碳代谢、氮代谢、水分代谢;在秦巴山玉米栽培一章中,分别简介鄂西、陕南、巴山玉米种植情
《袁隆平全集》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七卷)》收录了袁隆平院士1966年至200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所收录的论
《袁隆平全集》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八卷)》收录了袁隆平院士2001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所收录的论
《袁隆平全集》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十二卷)》收录了袁隆平院士1972年至1974年的科研日记手稿,主要包含了
《袁隆平全集》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九卷)》收录了袁隆平院士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手稿《育种讲稿》,包含绪论、
《袁隆平全集》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首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四卷)》收录了袁隆平院士的两本学术著作《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中国稻米
表皮蜡质是覆盖在小麦各器官表面的一层白霜状物质,能够保护小麦免受外界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研究表皮蜡质、定位和克隆相关基因对于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培育抗逆小麦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济麦22经EMS诱变获得的整株蜡质缺失突变体w5和颖壳蜡质缺失突变体glossy1为研究材料,探索了这两个蜡质突变体的生理和生化特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其相关的灌溉技术和水土环境的优化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再生水(主要指生活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进行使用的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的盐分、微生物及其他杂质(微塑料等)可能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本书编者充分认识农作物先进技术运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深入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生产现状,本书编者重点对小麦、玉米、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只有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达到无污染、健康化,才能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