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后改名国藩,号涤生。道光十八年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是清朝官场中的杰出人物,他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被清廷封赏一等侯爵。曾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曾国藩还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国藩学
科举,始于605年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历经一千三百年,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雾里看花、莫衷一是。然而,科举制度在华夏大地绵延了十三个世纪之久,自然有它赖以存在的道理,今天,把科举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更应理智地审视这一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纂述范围,上起原始社会,下限则大致划在1840年,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史的终结点。以总共八章的篇幅,对中国历代的王权和皇权的发生发展、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军队和军事制度、法律与监察制度以及官吏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政治制度一般是指国家政权的组成方式,即政体。一定的政体总是以一定的形式
辑录了宋至清末出版的各类荒政著作,主要以稿本、初刻本或通行本为底本,并适当选编了一些散在的荒政论文。这些救荒文献,为人们了解历史时期特别是清代重大灾难的实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极为详尽的珍贵资料。
“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是由何兹全先生主编,关于我国古代社会史和政治史的一套研究性丛书。《汉唐籍帐制度研究》为该丛书中的一本。全书结合新出的简牍、纸本实证材料和传世的文献资料,对战国以至唐代籍帐文书的构成、内容,尤其是籍帐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关系密切的民族。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称呼有别。据史料记载,傣族在西汉时期被称为“滇越”,在东汉时期被称为“掸”,在三国魏晋时期被称为“鸠僚”。唐朝时,傣族因居住地的环境等特点分别被称为“茫蛮”、“茫天连”、“茫吐薅”、“大赕”、“茫昌”、“茫盛恐”、“茫鲊”、“茫施”等;因其独
从长衫马褂到西装旗袍,从满汉大席到西餐洋酒,从四合院、石库门到公寓、花园,从马车、黄包车到汽车、火车;1840—1949这百多年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超过了以往一千年。这些变化存在于历史细节中,是人与物的印象、话语、场景、画面……虽然它们有的已经被时间长流冲淡、化解、涤荡而消逝了,但多少年之后
大连图书馆藏清代顺治朝到光绪朝内务府档案2000余件,康熙朝题本皆为满文,顺治、雍正朝题本满汉各半,乾隆朝之后为满汉合璧。这些档案包含了职司铨选、奖惩抚恤诉讼、宫廷用度、营建、宫苑、进贡等方面内容,具体有:反映内务府皇室经济的档案,如康雍乾时期皇庄的生产、经营、管理、物价等;反映内务府机构人员管理的档案:如有关曹雪芹家
我们编纂这部工具书,最初只是希望为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和研究作一些基础性的工作。1985年,当我们应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约请之后,才重新全面修订了编纂计划,希望把这部辞典编成集中国历史上历代职官之大成的综合性专业工具书。为此,我们除组织中国古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之外,还特别邀请了一批从事断代史研究的学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