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研究视角聚焦于地区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及相关人才培养策略。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旨在廓清地区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框架,探讨提升地区应急语言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提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从而建立起地区语言减灾的长效机制,实现“语言减灾”的目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二章为
本书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教学变革的促进,简要介绍了翻译、计算机翻译和智能翻译的相关概念,其次探明了英语翻译教学的定位、翻译教学的实效性和艺术型、翻译教学的原则,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模式、教学技巧、教学策略的提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最后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教学改革、当前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研究。
《2022—2023中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合作推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杨鲁新教授及徐浩教授担任主编,由多位知名专家联合编撰。本书共包含五大板块,分别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进、核心素养与教材使用、教育技术与学
《语义学》是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的一部两卷本著作。上卷阐释意义、使用、对象语言、元语言等基本概念,区分描述、社交和表情三类信息,论述语言的设计特征,辨别包括象征、类象、标指在内的不同符号,追溯唯名论、实在论和概念论的学术渊源,勾勒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边界。在反观行为主义语义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转向命题演算、谓词演
在人际交往的海洋中,巧妙回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巧妙回话不仅能有效传达信息,还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尴尬,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在职场中达到高效沟通的效果。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探讨人际交往中回话艺术的书籍,以对话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多种回话技巧,包括如何肯定对方、提出问题、用经验来回应等,旨在帮助读者尊重和理解
本书旨在研究关系小句在旅游语篇建构中的作用。基于此,本课题先分别论述关系小句的传统语法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范式,然后针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缺陷,在SFL-CL综合研究范式框架下建立一个适用于研究关系小句的功能-认知模型,再将具体研究细化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便展开全面有序的研究探索:⑴现实、认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打蛇打七寸,说话说重点”“言简意赅,表现语言的凝练之美”“细节决定成败,语言亦是如此”“准确把握时机,何时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等。
本成果基于卢英顺教授提出的认知图景理论和新句式观(2005、2008、2015、2016a、2017、2020b),来解决汉语句式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难题。认知图景理论提出“认知图景”“认知要素”“两次凸显”等概念,对句式生成可以做出简洁而合理的解释;而新句式观则主张句式是基于某一特定动词(或一类动词)的认知图景所激
本书选取现代汉语六类“情绪”类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将构词语素来源范畴进行划分,考察它们作为源范畴的意义及在“情绪”类双音复合词中所承担的语义;借助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认知语义学,从语义生成和语素组合两个层面考察“情绪”类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生成机制,揭示和展示汉语词汇在共时层面上表现出的语义特点;通过语料分析,考察“情绪”
“语言接触”(languagecontact)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与语言类型学、语言联盟、民族交流史的研究密切相关。2017年为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开设了“语言接触研究”课程,在此基础上撰写《语言接触研究导论》,内容包括语言接触与词汇借用、结构干扰、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