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闽台歌仔册编目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751034)中期成果之一,为“中国俗文学大系”第二种(第一种为《子弟书全集》)。歌仔册,又称歌仔簿,是闽南语说唱“歌仔”和通俗歌曲的底本,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等地,亦称“闽台歌仔册”。早在清中叶就已盛行,直至今日仍以活态文化存活于海峡
雷锋精神,是时代永恒的呼唤。2013年,长沙市邀请中国音协共同开展雷锋主题的全国性征歌活动,赛后结集出版了《首届“情系雷锋大爱长沙”全国原创歌曲征集入选作品集》,广受读者们好评。10年后的2023年,正值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潇湘诗会”等部门、机构牵头下,重新整理、
本书内容包括:春稻、女巫的帽子、快乐小马、孤独的国王、晚上的蚂蚁杰克、骑在扫帚上的女巫、幼稚园的小板凳、排队上滑梯、漂泊的鱼、第一天上学、漫长的路、探索宇宙的梦、跷跷板、窗台上的小花等。
本书是为了让想学习流行、现代钢琴伴奏以及编曲的朋友有一本可以扒带参考、实用的书。本书精选了国外72首经典好歌,并写出了原版的和声、前奏以及伴奏。目前国内90%的歌曲都是抒情流行曲,伴奏的技巧比较单一,和声也比较单一,所以很容易学习,可是学不到新的演奏技巧、和声的运用。本书所选的72首歌曲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抒情流行、节奏
本书包含四首作品,分别是:《赤壁怀古》(二胡协奏曲),作曲者关酒忠;《琴台之音》(古筝协奏曲),作曲者刘长远;《编钟徊响》(大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作曲者徐昌俊;《知音组曲》(声乐组曲),作曲者方石。
合唱活动是参与面最广,最频繁的中小学音乐集体活动。很多学校每年、每个班级都要参与合唱比赛,老师们迫切需要一些新歌的合唱谱。本书精选近年来广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正能量流行歌曲,改编为适合中小学生音域的合唱作品,如《追梦赤子心》《大鱼》《最好的未来》《夜空中最亮的星》《蜗牛》《时间都去哪了》《月光》《中国话》《明天会更好》《妈
作品一:《金声玉笛·纵目》:作者从三星堆的历史话语与现实语境提升出“声概念”,选择玉笛、骨笛、琵琶和陶埙等几种具有古蜀文化隐喻意义的标致性音色作为主奏乐器。其声音形态延伸至管弦乐队多维度的音响声场并弥漫开来,绽放不同的音色。作品二:交响合唱《蜀道之难》:以李白的《蜀道难》作为基础文本,重新演绎改编成一部大曲,采用混声合
本书收录了10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中国作品6首,外国作品4首,选曲具有“经典+流行+红歌”的特点。编曲以管弦乐队的思维,从作品的内容需要出发,让每一件乐器的表现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同时也避免了这类作品过于突出第一小提琴声部而造成的音响单调的问题。书中收录的每首作品都附有详细的演奏提示,除了适合在各种场合演出外
我国是音乐文化极其丰富的国家,并且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民族音乐是由人们口头创作出来的,凝聚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也反映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体现了中国式的韵味和意境。在新中国建立后,许多优秀作曲家以民族民间曲调为素材,创作了更多的通俗流行歌曲。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适合以手风琴这种功能较为全面的乐器
本书是一部整理、研究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小调的作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的《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中嘉峪关资料本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乡村文化田野调查的最新成果编纂而成。全书按主题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新词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其他类”,共收录小调作品200余首。这次搜集的嘉峪关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