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为我国水旱灾害、水旱灾害防御概述、监测预报预警、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防汛抢险技术、抗旱措施和保障措施。
本书从场资料分析、数据同化、统计降尺度、不确定性评估等角度出发,介绍了气象预测的技术背景、理论基础与建模步骤,并提供了Python代码算例以方便读者理解模型并重现结果。全书共包含6章,组织结构如下:第1章分析了气象预测的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第2章阐述了气象预测的计算环境配置;第3章介绍了气象预测场资料分析方法与Pyth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本书并不限于对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介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学的语言,描写并礼赞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为中国公众所普遍接受。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指导着农业生产,并通过生产实践和启蒙教育成为每个人的常识。即便在今天的城市,人们也能对二十四节气歌熟记于心。 《来自太阳的24封信》一书从气象学角度来解读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具体介绍名称由来、气候特征以
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城市室外热环境研究领域的进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河流和湖泊对内陆城市滨水区域微气候的影响。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微气候概论、实验设备与实验数据的测量、ENVI-met计算机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河流对滨河空间微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的滨河空间优化、
此前我们只能在遥远的度假胜地感受到的热浪、暴雨和毁灭性的风暴,是否意味着气候变化,抑或它们只是正常的天气现象?物理学家弗丽德里克·奥托女士参与了归因科学的建立。借助这种革命性的方法,她可以准确计算出气候变化何时会发挥作用。像“哈维”飓风这样的灾难是人为的吗?干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还是像往常一样,只是一段难耐的酷暑?数据
台风是海洋和大气共同孕育的产物。台风在是在气温、涡流扰动、环境风、气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海面水温达到26.5℃以上;一定的正涡度初始扰动;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低压或云团扰动至少离赤道几个纬度。从台风形成的初始低压环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八级,一般需要2天左右。在发展
本书主要试图分析解释气候变化是如何运作的,哪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及其原因。
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不同于以预测预警等信息服务为主的传统气象业务,而是依据天气实况来实施人工影响、直达增益减灾目的的业务。不仅跨出了传统气象业务范围,而且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为此,必须以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为主导,承担起建立“行之有效”的业务实施系统。且首先需要摸清及解决人工影响天气实施中存在着的本学科及外学科的各
本书聚焦于降雨型地质灾害时空信息服务与关键技术,通过融合多维地学信息图谱、微波遥感形变监测(SBAS-InSAR)技术及大数据云平台,以云南省怒江州为示范区,针对降雨诱发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及可视化服务。研究利用高精度时空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实现对地质灾害孕灾、诱灾因素的信息化分析,特别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