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等专业的高等学校教材。本书主要以提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介绍新能源发展技术、热质交换新技术、暖通空调等环境调控新技术,并汇总分析专业相关竞赛,明确专利、科技论文写作等基本基础知识,助力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锻炼和创新
故宫抵抗十级地震,秘密是什么?故宫的地下竟然隐藏着千层饼?故宫的屋顶中还放着一个藏宝箱?故宫的立柱竟然没插入地下?景山竟然是故宫的建筑垃圾堆起来的?参与太和殿大修的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带你建故宫
本书用五章为读者展现“繁华”上海,从城市地标到街头巷尾,从名人典故到市井生活,从传说中探讨真相,解读这座城市的55个关键场景、建筑物和它们背后的典故。本书第一章为城市地标“大巡礼”,解读深根于这座城市中的文化底蕴,为您开启与上海亲密接触的奇妙旅程;第二章为五湖四海的来客,展现上海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第三章为海纳百川
本书将从作品、事件、人物的交叉叙述中感悟中国经典现代建筑的力量与智慧,同时也努力用20世纪中国建筑师的风采与语汇道出他们的深度与强度:有中国性、有经典性、有世界性。第一章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图录,总计8批,约800项。第二章为典型案例,包括20项目案例,如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区域陶瓷馆常设展改造等。第三章为建筑名人的
本书主要讨论了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宫殿、皇家园林、皇家坛庙、四合院等古建筑蕴含的和谐思想和文化,以及这些思想和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紫禁城古建筑为本书的核心研究对象。
本教材主要梳理了桂北汉民居古建的相关施工方法,其中以全州思源博物馆建造工法为蓝本。全书分为九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工匠精神、桂北汉民居的特点、堪舆文化的收集、房屋坡面与屋架的讲解、大木作的计算、马头墙的计算与制作、小青瓦的铺设、小木作的制作示范、古建的修缮与异地重建等内容。在众多的古建施工工法中,总结整理了其中一种施工工艺
本书是由资深建筑人士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所描述的城市空间考据,揭示了上海城市在历史变迁之中的朴实一面。相对于租界曾经的繁荣和虚荣,“巨富长”细腻的城市街区朴素地留存至今,令每个探访者感到触动。这里仿佛是与新世纪“掉队”的区域,任何上海大张旗鼓的开发运动均与此无关,但这里又是最受国际化社群欢迎的区域,任何一个“上海玩家”都乐
本书聚焦北京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建筑文化发展、建筑绿色发展等主题,结合北京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近年来北京建筑文化发展的主要维度、推进成效和典型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本书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地考察、典型调查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专题性深度分析和研究,重点关注北京中轴线和历史街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即便是在“七七事变”后艰难困苦的流徙岁月,他也从未放弃。本书是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
本书系乐嘉藻所著《重订中国建筑史》一书,该书曾于1933年出版,内容包括:《重订中国建筑史》三卷,附《北平旧建筑保留意见书》、附《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辟谬之答辩》手稿。乐嘉藻六十岁后潜心中国建筑史研究,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为中国建筑史专著最早资料。乐嘉藻博览群书,广泛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史籍中辑录有关建筑史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