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全国技工院校医药类专业教材”之一,根据《实用方剂与中成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入医药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编写,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本教材方剂尊古,守正创新,改变传统编写模式,采用“证-理-法-方-药”中医推理模式编写体例,以中医学的逻辑思维
《医方守约》作者清代胡先容,晚清名医,他乐善好施,医术高明。胡先生历年刻苦学习,临床实践经验,守约博施,谨守经典。著述鉴前毖后,立方治本清源,於立方后,复钩沉索,附录古今民间验方,名家医著与评论,鞠躬尽瘁,一丝不苟,得心应手,有口皆碑。全书分三卷,书中记录了伤寒证一百三十方,金匮杂病一百四十六方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本书选用了300多幅药方实例图解和多幅精美逼真的彩色草药图,对《汤头歌诀》进行全面译注和解读,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中医医药知识,并有效应用,以调理身体和治愈疾病。同时,本书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使读者对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膏方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及服用方法。第二章重点阐述杨教授使用膏方治疗失眠的经验,包括理论认识、辨识方法、病机的认识、遣方用药、药对使用、随访方式等思路,以便读者更深刻理解。第四章至第八章具体介绍了根据肝、肾、心、脾、肺五脏使用膏方的医案,均是真实案例。每个脏器医案的选择均是采用临床上常见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等等。
本书首次从1000余幅燕京地区名老中医方笺中选270余幅精品,原貌呈现并介绍解读,形成极具文化价值的燕京传统医学精品著作。本书根据北京地区医家的特点,分为六章:御医与官医、名医与传人、世医与子弟、良医与济世、医寓与坐堂、进京与交流。医家按生卒年排序,每位医家均有“医家介绍”、方笺照片和“方笺内容”3部分内容,其中“医家
经方是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配方,名方则是指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之结晶。经方名方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精华所在。本书择优选择经方名方二十余方首,系统地论述了这些方剂起源、命名、发展和演化,并以图表的形式,对组方的配伍,进行诠释。为了使内容更广泛、更具有实用性补充了少部分
土方是指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单方是指单味药制剂,是与复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复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制剂,可以是中药、西药或中西药混合)。顾名思义,所谓土单方,是指历代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单味药制剂。在我国,应用单味药物或食物等防病治病的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深入人心。从古至今,医者都
本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载临床常用方近100首,分析其疗效、方剂配伍。
本书汇集《医学衷中参西录》特效名方验方,按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重订整理分类编排,以科为纲,以病为目,以论析方,以案证方。每方内容包含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减、配伍分析、方论、注意事项、医案举例等,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便于读者执简驭繁,高效学习张锡纯遣方用药特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