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该书是从事舞台美术30余年的任冬生的舞台设计笔记。本书首先讨论了舞台空间创作、舞台设计师概念、舞台视觉设计过程以及科技催生下的舞台视觉之个人见解。随后,结合实际作品从传承与再现、重塑与解构、光影与表达、融合与探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享了个人艺术创作中意向与空间的表达以及如何实
《剑桥英国戏剧史》(三卷本)为英国悠久而复杂的剧场艺术史提供了独特而专业的介绍。第一卷始于罗马时期的不列颠,止于查理二世复辟前夕;第二卷始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溯及戏剧自那时起直至1895年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深远发展;第三卷主要探讨自1895年以降的漫长20世纪中,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戏剧所经历的丰富而复杂的发展过
本书以1990-2020世纪之交30年为时间段,对美国戏剧最新作家、作品以及戏剧思潮等进行了梳理与讨论。既有宏观概述,也有微观评析。全书分三大部分,围绕身份政治、种族冲突、性别歧视、同性恋等问题,对20世纪最后十年里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尤其非裔、亚裔和拉丁裔等少数族裔著名剧作家及作品进行阐述;分析9·11事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戏剧史专家共同撰写,依托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启蒙时期、复兴运动与统一后以及现代时期各阶段意大利戏剧的发展情况。书中详细地、批判性地考察了一些重要作家,既包括已经成为欧洲戏剧名家的卡洛·哥尔多尼、皮兰德娄、邓南遮等人,也包
《西方戏剧史》是台湾大学外文系及戏剧系名誉教授胡耀恒尽毕生所学、独自写就的一部鸿篇巨制,全面呈现西方戏剧三千年的演变,从古希腊戏剧的缘起,到当代欧美各国的前卫戏剧,无不论及。本书史料丰富,论述精辟,主要内容以时间为脉络,以地区和国别为分章,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铺陈: 一、戏剧史。呈现每个时代戏剧的全貌,探讨其中的杰出作家及
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本书为纪念画册。收录“梅兰芳舞台艺术”珍贵文献图片,包括梅兰芳主演的《游园惊梦》《生死恨》《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18个代表性剧目,梅兰芳、尚小云、俞振飞等书画作品原件以及梅葆玖、李洪春、李万春、翁偶虹、袁世海、张君秋等京剧名家题词手迹,集中呈现梅兰芳的艺术风采。梅兰芳创立的"梅派
本书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所编,主要收录国内戏剧学专业范畴内、反映国内戏剧学领域学术研究最新动态的学术性文章。本书共收录文章27篇,被分别编入“观念与理论”“剧作新论”“戏曲史论”“舞美研究”“表导演研究”“话剧史论”“外国戏剧”。所选文章内容甚广,既涉及较为专业的戏剧理论,也涉及我国当前戏剧发展与演出的现状,以
《你的动作》(YourMove)一书是由美国拉班舞谱学者安•哈钦森•盖斯特(AnnHutchinsonGueste)博士撰写的有关拉班动作记录的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是在人类动作语言思想家——鲁道夫•拉班(RudolfLaban)动作语言结构分析与动作描述理论的影响下写的一本有关动作的专
当代戏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艺术观念的冲击。一方面东方和西方的戏剧,在比照、参考、主动误读世界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戏剧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创新,发展为跨文化的戏剧;另一方面剧场中的观演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观众的参与和反馈成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不仅仅需要观众“认同”角色,更需要观众反思、体悟,寻找到当下社会人性全面归
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