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过量积累是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微生物是土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污染物转化过程的关键驱动者,明确重金属积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是探索水稻土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如何影响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氮素转化过程尚未明确。本书基于江西省泰和县仙槎河污灌区,以
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69×107hm2,其中滨海盐土资源有217.55×104hm2,浙江滨海盐土资源占全国13.3%。滨海盐土存在着土壤盐碱化严重,氮、磷和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贫瘠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滨海盐土区域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针对滨海盐土土壤盐分重、养分低、地下水矿化度高、淡水资源缺乏等问题,1970年以来,浙江
本书是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研究的专著。全书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首先介绍了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分别从生态文明的产生、生态文明面临的挑战、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近年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范式进行了系统深入论述,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
本选题是土壤气体浓度研究专著。农业生产实践中,水肥管理对于确保作物稳定高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聚焦于通过改善农作物根区土壤孔隙间的氧浓度,探究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影响,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全书分十章节展开,第一章概述土壤孔隙间气体的产生、传输过程以及影响因素,为理解土壤气体动态提供基础。第二
本研究以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土壤属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高光谱测定(350-2500nm)相结合,遴选出6种光谱变换下11种土壤属性的最佳光谱特征波段,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R)和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对比选取最佳反演模型;提出适宜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议标准
本书内容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路堤下泥炭土地基的固结机理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和作者长期的相关研究积累,在国内外泥炭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泥炭土的固结试验方法、固结特性、本构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以及地基处置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书中详细分析了泥炭土固结、渗透、模型试验以及原位沉降检测的数据与变化
本书是岳阳市耕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全面展示了岳阳市内三个县市主要耕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种元素和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含量水平;所提供的土壤地球化学分区、土壤环境质量、特色土地资源分布等多种应用性图件,是土地规划与管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重要基础资料。
本书是一本农业科学类学术著作,内容主要围绕种植业岗位土壤肥料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土壤学和施肥为主线,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校企合作”等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理念,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学和植物保护等种植类专业开设的土壤肥料学课程进行项目化重构。本书共设计了7个项目单元,即田间识土、土壤物理性状评价、土壤化学性质及肥力
本书针对化肥和有机肥两大类肥料,从5个方面进行梳理,从肥料需求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突出科普性。全书共分5章,分别是农谚古语、肥料的发展与定位试验、新型肥料、作物施肥、肥料认识误区与识别利用。首先通过农谚古语,让读者了解肥料自古以来在农业中发挥的作用。紧接着,对多种常见肥料的来历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肥料的发展历程有所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不仅对土壤健康的各种构建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且列举了许多具体案例,为土壤健康的构建给出了大量的实践方法。本书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有益于生态环境保育的措施,以帮助维护和培育健康的土壤。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某种问题给出具体化的普适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