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古籍《明心宝鉴》明刻本影印图书。该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劝善书、蒙学典籍,荟萃了历代嘉言警句,涵盖了经史子集、儒释道三教学说等内容,旨在从思想和行为上启迪蒙童,为其一生打下安身立命的根基。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20篇,761条,采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该书出版600多年来,在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
本书在分析好人定义及类型的基础上,十分有趣地剖析了做好人的难处,同时又分析了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并围绕好人的一般行为准则深入讨论通过约束、自省、倾听、厚德等途径,做好一名好人的基本方法和路径。本书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哲理深刻、引人深思,鼓励读者加强自我修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一名积极进取、与人为善、有利社会的好人。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质量、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本书从两个维度阐释人格的形成:形成于个体生命早期的童年、幼年乃至胎儿期的“初体验”,以及根植于历史、人文等人类共同体验和传承的
你的内心世界,存在着许多个自己,即,人格的不同侧面。 他们个性不同、喜好不同,时刻在你内心互动,让你鲜活为人。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将其称为“子人格”。 你了解、接纳自己多少?驾驭人生的能力有多强?最终取决于这一核心因素——是否看清自己的子人格并了解他们如何相处。 本书通过“拆人术”“心灵组织图”“子人格扑克”等多个方
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本书为“中华经典之道丛书”之一,收入了作者研读《菜根谭》的深刻领悟。《菜根谭》是一部讲述为人处世之智慧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内容短小精悍,富含哲理。本书作者主要从修心、立德、通变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菜根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根、之本、之法,其提炼的回归“本真之心”,“立德”之要,“身在事中,心超事外”等处世之法,无一不对我
本书内容主要选取自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以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两场重大学术会议中的优秀论文,同时特邀国内外伦理学界重量级学者供稿,最终汇编成书。本书共收集文章12篇,聚焦“高新技术时代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为了便于读者更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写给文艺青年的修身指南,自1943年结集出版以来,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枕边书。 如果你为拖延症所困扰,如果你每天勤奋且低效地重复做着无关痛痒的事,如果你整天抱怨家庭、体制、抱怨自己的长相和天赋。不妨打开这本书,请经历过世间沧桑的中年朱光潜,为你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帮助你沉淀心灵,实现自我成长,引
《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