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聚焦于长江文化研究的人文社科论文集。它以论文集的形式呈现有关长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聚焦长江文化,涉及学科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法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及与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辨长江、文化地理与社会经纬、教育与
本书为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天平村的村志。天平村是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下辖村,在城西天平山附近,故取名天平村。全村所辖面积5平方千米,现有本村常住人口5345人,外来人口30000余人,村民总户数1423户,29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天平村历史始于春秋,明清至民国出过大量的历史名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著作。新中国成立后
本书是“长安学十年学术论著选集”的一种。长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无论是都城时代,还是后都城时代,长安从未淡出过学界和社会公众的视野,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散发光华。在长安作为都城的时代,域外对于这个伟大城市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来自域外各地的使者、学生、商人等不同人群,通过汉字和其他载体留下了大量的历史传记、日记游记、金
崇左市地处边境,颇受海内外学界关注。本书共整理了四种图书,即《凭祥土州乡土志》《明江厅乡土志》《明江厅上石州乡土志略》《思陵土州志》。其中,光绪《凭祥土州乡土志》,清抄本,一册,不分卷。宣统《明江厅乡土志》,清抄本,一册,不分卷。《明江厅上石州乡土志略》,清抄本,一册,不分卷。《思陵土州志》,清抄本,一册,不分卷。本书
原为2023年8月增补选题,因增加作者重报选题。之前批复局审,局审已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凉市委员会编,李春茂主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凉市委员会是组织平凉市政协委员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机构。李春茂现为政协甘肃省平凉市委员会机关干部、甘肃省史学会会员,无职称。《平凉史志资料辑录》是一本关于平凉市历
河池学院、南京大学组织师生集体创作:作者主要有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南京大学老师参与进行及集体创作。《河池影像志》作为一部记录广西河池地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品,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展现河池的地理概况、历史发展、自然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呈现河池当下社会发展的特征与风貌。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惠来500年来的传统文化风貌。本书分为9个部分,分别为:溯源流、望沧海、访古迹、览胜景、观风俗、传技艺、寻佳味、忆峥嵘、看今朝。全书以古城、海丝遗迹、名村、庙宇、革命遗址、滨海新区等为线索,串联惠来的历史、民俗、艺术、产业发展等内容,勾勒出惠来的人文气质。本书适合对惠来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
本书撷取了12个代表性传统村落,在现有史料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口述调查,现场纪实等方法,以文化传承为切入口,从史学、传播学、建筑学、艺术学等角度,透视抚州古村落文化的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找到古村落文化魂脉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形式,促进古村落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传承的活态赓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新图景。
本书中,作者“在文物中探寻合肥”,历数千年积淀传承,数量众多、风姿多彩的合肥历史文物资源,将文物之美与合肥历史文化知识融合在一起,探寻地域文化特色之美。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本书从《人民日报》的黄河报道出发,通过对不同时期黄河相关报道的分析与对比,考察《人民日报》从1949年成为党的机关报到2023年近80年来所建构的黄河形象的变化与发展,探究黄河形象变化的根源,以及对国家建设、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