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游踪旅迹、记事怀人、闲评浅说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烟雨朦胧中的西湖;西湖伫听残荷雨;终南坐看云起时;雪霁独登古琴台;一代书圣,两地故居等。
况周颐(1859-1926),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著述繁富,尤其精于词学理论的阐发,其词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出版的况氏著作不过数种,编辑整理和校订出版况氏的全部著作,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全面辑录今存况周颐所撰各类著作,包
本书是一部关于鲁迅的学术研究著作。作者用奇峻而深切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处于破立之间,进行韧性战斗的解剖者鲁迅的思想。全书以话语分析、谱系研究、空间诗学、汉语修行等作为方法,对鲁迅的经典文本,如《野草》《故事新编》等,进行细读,重新激活了国民性批判中间物立人等经典论题。研究既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为基础,又加以跨学科视野,
本书导读部分主要介绍嵇康生活的时代和生平事迹、作品及著述旨趣、《嵇康集》的传播源流及版本、嵇康思想的精髓。原典部分以明吴宽丛书堂钞宋本《嵇康集》十卷为底本,收载嵇康诗歌六十首(附嵇喜、郭遐周、郭遐叔、阮德如答赠诗十四首);韵文三篇;论文九篇;书信二篇;《家诫》一篇。嵇康为我国古代散文大家,文章主旨皆是阐述玄学命题,也是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人,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主持虎门销烟,体现爱国精神。他的著述包括公文、散文、诗词、日记、信札等等。本书的解读是杨国桢先生在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为20世纪伟大作家的鲁迅,他的杂文创作与小说和散文创作鼎足而立。本书首次全面展示自《坟》至《且介亭杂文末编》各书中的鲁迅杂文,充分显示了“有着时代的眉目”的鲁迅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
本书附录鲁迅论述散文、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的文字。同时又从鲁迅杂文集中钩稽出了其他散文,如美文,随感,纪实散文,怀人散文,书信、日记散文,序跋散文,讲演散文等。抒情性和文采相对淡薄而偏重于析理辩难的正宗杂文概未收入。本书收入了鲁迅先生生前编订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同时从鲁迅的杂文集中钩稽出
本书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公众号“我在河大读中文”栏目推出的部分文章的汇总,该栏目因持续时间长、发文质量高、史料价值强,曾在国内高校产生过广泛影响,大量文章被反复转载。本书辑录的校友回忆文章,多聚焦于教学名师、育人经验、教研成果、知识创新、师生情谊等,在融入个体情感与生命体验的讲述中,生动展现了河南大学文学院不平凡的百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