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旱灾害风险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干旱风险评估方法、强化旱灾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干旱灾害损失,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本书以农业干旱、城市因旱缺水和生态因旱缺水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农业、城市、生态等不同承灾对象旱灾风险孕育机理;构建了面向不同承灾对象的旱灾风险动态评估技术。本书成果可作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
本书是一部探讨气候变暖问题的环境学著作。与当前的主流认识相反,作者认为人们对气候变暖产生的恐慌过头了。当前的政治家、活动家和媒体都在宣扬气候变化正在毁灭地球,但他们承诺的对策的实施成本高昂,且基本无效,反而阻碍了发展。作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在正确的科学和经济学基础上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本书以数据为论据,以人为中
《中国气象学会百年史(1924—2024)》汇集了中国气象学会从1924年创建至2024年百年间的重要史实资料。本书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中国气象学会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包括重大事件、重要决策、科研成果、组织架构的演变等,集中反映了中国气象学会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学会在推动气象学术交流、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创办气象核心期刊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典型洪涝灾害事件应对过程案例分析与共性做法提取、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洪涝灾害调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等上下篇章节内容。上篇聚焦于近年来我国频发的暴雨洪涝灾害,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19年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2020年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22年6月
本书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出发,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设施、市场及旅游效应的影响,揭示了气候变化在塑造全球旅游业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并详细阐述了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提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及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路径,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旅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蕴含天地运化、生命节律,既是古朴深厚的智慧结晶,亦是亘古亘今的美学修行,成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依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以细腻的笔触、诗性的语言、历史的视野、现代的思考,将关于节气的个性体验娓娓道出,阐发深蕴其中的生命智慧与时间美学,呼唤人们拥抱自然与传统,亲近诗歌与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的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示范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概论,洪水敏感区域水文特征分析与预报,复杂边界和地形上水动力洪水演进数值计算,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洪水灾害动态评估及多级综合评价方法,洪水风险分析与灾害评估应用示范系统开发、集成及应用,以及洪水风险分析
本书系统阐述了极化SAR海洋成像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分析海浪、海洋内波、海冰、船只目标等海洋动力要素和海上目标的极化SAR成像机制和极化特性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海洋要素的极化SAR解译分析、信息提取与反演探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在SAR海洋探测相关研究中的创新成果,对从事
本书描写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环境危机已经导致并将继续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作者认为,这种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移民(气候移民)是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可避免的后果,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地球整体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并深刻剖析了这些变化将如何成为驱动全球人口迁移的关键因素,预示
正是气候变化成就了人类上下6000年的故事,也正是气候变化正威胁着人类的共同命运。 气候变化是一场危机,但也是一场可以解决的危机。 本书围绕气候变化的历史,从地球初生时黯淡的太阳开始,历经冰雪地球、二叠纪末的大灭绝、白垩纪末的大灭绝、始新世初的热室地球、过去数百年前的冰河时代,一直到如今的全球变暖时代,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