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哲学承前启后,规模宏大。本书不沿袭唯心、唯物两军对战的框架模式,而以儒、道既对立又互补为主线,系统论述了汉代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特别对经学哲学的兴起、演变、衰亡及其与政治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出汉代天人合一的目的论思想以人为本、人为天下贵的时代精神实质,极富理论的开创性与深刻性。《汉代思想史》经过多次修订增
《淮南子》由淮南王刘安编写,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并且包含了很多神话故事和成语。《淮南子成语故事》取材于《淮南子》中记载的一些有故事性的成语,挖掘并传播《淮南子》的精华内容。本书以说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每个故事都有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东汉王充(27-约97)的《论衡》,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而且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对《论衡》及其作者王充的研究,历来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本书以文献学、考据学等传统研究方法与阐释学、比较文化学、接受理论、原始思维理论等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在《论衡》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实事求是的新说取代了长期
本书为扬雄研究专刊,刊载研究杨雄生平、思想、著述、影响,以及杨雄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价值等内容的论文。
汉初贤才贾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
谢无量著,据一九二四年中华书局刊本影印。全书分两编共五章,*编序论,有王充略传、王充学术之渊源、著作旨趣两章;第二编本论,有形而上学(自然论、命论、感应论、祸福论、死与鬼、妖祥、卜筮),伦理学(性善论、道德与时势、儒生与文吏、成功与善心、人格标准论),评论哲学(对物理、文学、历史、礼俗之评论)三章。
汉董仲舒撰。其书发挥《春秋》之旨多主《公羊》,而往往及阴阳五行。今观其文,虽未必全出仲舒,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也。是书宋代已有四本,多寡不同。至楼钥所校,乃为定本。钥本原阙三篇,明人重刻,又阙,其余讹脱,不可胜举。盖海内藏书之家,不见完本三四百年于兹矣。今以《永乐大典》所存楼钥本详校其异,于他本者凡补一千
20世纪中后期,音义关系任意性的观念流行,认为音义关系任意性是唯物主义,理据性是唯心主义。因此,一些学者将声训现象不加分析地看作“唯心主义”,以《白虎通》为代表的汉代声训遭到了*所未有的批判。本书深入分析《白虎通》义理声训的性质、历史背景、来源,及其反应的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目的有二:一是对声训映射出的语言理论进行
本书内容涉及董仲舒研究会、董仲舒的地位与影响、董子经学、董子天道观、董学研究史、儒学史问题研究、儒学创新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董子人性说与道德学、董子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董子法律学、董学与孔孟、董子与文艺、儒学基本问题研究、儒学史问题研究、儒学创新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