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个章节,论述了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遗址、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的特点及发展、后弘期的大型宗教建筑、西藏西部与喜马拉雅地区宗教文化的交流等。西藏西部地区海拔较高、自然环境较独特,催生出因地制宜的建筑,且该地区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了西藏古老的本土宗教——本教,并将本教通过强大的象雄势力向周边地区扩散传播,包括西藏腹
本书将从中原与地方文化交流、文人与匠人文化并举、城市与乡村深层发展机制反思的交叉学科的角度,探讨了遗存辉煌灿烂的山西木结构古建筑的成因,从而把海量的基础资料进行学科关联性研究和呈现。主要内容包括:太原木构古建筑述要与导览、古老的线索、官式的味道等。
本书比较详尽地分析、介绍了青岛开埠初期150多栋建筑的背景,包含了今天青岛历史城区那个时期的主要建筑和重要空间节点。对于理解起点城市历史的发展和青岛老城区申遗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是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入门教材,内容以北方官式古建筑为主,包括古建筑从业者必知必会的各工种基础知识。本书采用新颖的活页教材形式,授课或自学时,可携带某一项目的工作页,按推荐路线展开工作。书中有图片和可播放的视频,通过现场或线下教学,观察建筑实物并完成练习。
本书的编写是基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及各地方设计、评价标准,共分9章:第1章是关于绿色建筑及其相关概念的介绍,让学生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初步认识。第2章是关于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介绍。第
本书精彩地呈现了二十世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师以及他们的建筑作品。书中描述了二十位建筑师的成长、工作和生活的故事,揭示了他们如何成为杰出的建筑师,以及建筑师的思维和想法如何反映在他们的工作中。并且,作者非常巧妙地向读者解释这些建筑大师们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作品的创意所在,从而说明他们的作品不仅改变了某些城市的外观,而且也改
本书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中国的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中国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书以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建筑为对象,对地域文化、中国古建
本书试图通过建筑形式来探索一个时代的理想与精神动力。全书内容包括:哥特幸存、文学影响、浪漫主义和考古学、教堂、议会大厦等十章。
全书共六章,详细讲解了清代“官式”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并绘制了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附录了相关建筑的实体照片。本书一直被古建筑修缮机构和仿古建筑设计师视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法课本”,同时也是古建筑研究者、古建筑修缮者和古建筑仿造者的必读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