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致力于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构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二战史话语叙事。本书考察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战争爆发到法西斯投降、国际秩序重塑的历史进程,论述东方主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的作用以及诸战场之
本书是中共湖北省委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丛书之一,为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胡德坤早期学术研究成果,现收录于胡德坤文集。本书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梳理具体史实,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影响的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
本书主要讨论德国人正视父辈的罪恶、清算纳粹历史的工作如何塑造了如今这样一个多元、包容的德国社会,其他国家如果要正视自身历史的罪恶、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开创更包容开放的社会,德国足以成为它们效仿的榜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犹太人大屠杀和第三帝国时期的种族主义在今天的残余,讨论了东德和西德清算纳粹历史的种种做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教材和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余伟民、郑寅达著,王斯德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的配套教学用书。本书从多维视角总体上把握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脉络和演化大势,以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有一些根本性问题始终吸引着广大读者和研究者:为何德国会以如此坚定的意志和粗暴的方式推行扩张主义的政策?为何其他大国在如此长时间内采取忍让的态度,以至于最后不诉诸战争手段已无法遏制德意的扩张? 欧洲近现代史专家P.M.H.贝尔的这部名著,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形成时期以及相关争论的综合性研
本书共4册,分别是《欧陆争夺:希特勒的狂飙突进》《欧陆争夺:第三帝国的穷途末路》《非洲沙漠剑影:隆美尔与蒙哥马利的较量》《亚太搏杀:日本法西斯的穷兵黩武》。作者是英国军事顾问巴兹尔·利德尔·哈特,他根据自己收集的丰富史料以及对战场所做的实地勘察,在二十年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对历时六年又一天的第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灾难极为深重的一次战争,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本书沿着时间轴,全景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整过程,汇集大量史实资料,配以宝贵的照片和精美的手绘信息图,是了解和学习二战史的经典入门科普读物。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以史为鉴,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本书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翻阅查证数以千计的档案文献与证词写出这本书。内容包括荷兰的石油公司谋杀尼日利亚当地土著人士、瑞士苏拉集团如何在“二战”时期为纳粹提供移动毒气室、纳粹万湖会议中的会议备忘录与背后的故事、殖民者如何对澳洲的土著毛利人进行种族灭绝活动等。本书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桌面屠夫的心理状态,也是他
本书纠正了长期以来西方学界所持二战史观的种种偏见,超越了冷战思维,否定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二战史观。在战争起点上,该书采用了中国主张的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十四年二战史的观点,从而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在肯定美英苏盟国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国、北非、东南亚、中东等各国各地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成就的著作,融学术性和工具性于一体,以完整性、客观性、实用性为指导原则和显著特色。全书共200余万字,由五编组成。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胡德坤教授作序,研究会会长林利民教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