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有红色文献约2万册,5000余种,主要以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物为主。该书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红色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著录红色文献的题名、著者、译者、钤印、题识、纸张类型、特殊装帧形式等重要信息,书后附题目索引、人名规范表。红色文献目录将按中图法分为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艺
本书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藏的近代期刊目录,收录1874年8月至1952年间中文期刊共7576种,并著录刊名、责任者、期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出版周期、馆藏卷期等多项信息。本书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收录晚晴期刊120种,民国时期中文期刊7371种。附录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间出版的期刊85种。正文
本书系大型丛书《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中的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分卷。《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主要收录从1911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酌情收录这段时间内国外出版的中文图书),是一部大型的回溯性书目。本丛书在著录内容的完整性、藏书机构的数量方面较以往出版的民国时期图书目录,都有了较大提升。丛书按学科分卷,分册
本书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
本书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包括:1图书质量:2社会化评论3阅读推介报告:各大图书馆官微阅读推介栏目、出版社新书推送信息、豆瓣阅读年度报告等;4文献借阅量、订购量:图书馆借阅量排行、京东、当当等购书平台相关订购数据。 在相关指标赋值的基础上,遴选高品质新书,精选哲学、法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杨守敬(1839-1915),字鹏云,号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长于舆地、金石、版本目录研究。1880-1884年他作为公使何如璋的随员东渡扶桑,在森立之等书志学家的引导下着力搜购日藏汉籍,“一时为之都市一空”,被日本学者引为憾事;后受黎庶昌所托辑刻《古逸丛书》,又编印善本书影《留真谱》,使得一大批中土久佚的文
中国各民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数据集成以神话、传说、故事中的文化母题为切入点,从一万余篇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提取出神话母题5万余个,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6个层级,对文本内容进行再整合载录相应的层级中。本数据集成是建设中国神话数据库检索体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数据集成具有独创性、
本书为2018年度第七届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此书同时入选2024年度“天津地方史研究丛书”。本书是收集整理现存天津人的著述,是一种书目形式。全书以天津地方文献为研究物件,通过深入挖掘与理论探讨,介绍天津地方文献的现存数量、种类以及每一部书的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收藏机构等事
本书收录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图书馆等十四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数据约6800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信息,著录较为详细、规范,全面展现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图书馆、定西市安定区等十四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收藏情况。本书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丛书是全国古籍普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