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邓小平》讲述了伟人邓小平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求学与成长经历。全书以散文的笔触娓娓道来,精选32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将邓小平少年时代的成长关键一一讲述,向小读者展现了一代伟人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早年所留下的曲折而坚实的生命脚印,以及追求真理的串串足迹。《少年邓小平》是少年伟人系列之一,本系列是培养青少年读者
本书根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情况编写,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季刊),由顾海良教授担任主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编辑委员会。2022年9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申请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877/A,中文,季刊,大16开,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出版单位为北京大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本卷收入了1907—1915年的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通讯报道等,主要见于《上海新报》《中国教会新报
本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产生过程、主要动因、现实批判、前瞻视野,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立论基点,着力推进人的权益和自然权益的统一;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锋芒指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生态权益被剥夺被损害的制度根源;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实现路径,指出马克思恩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问题”的评论对我们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启示。以历史性思维和总体性思维为理论经纬,马克思恩格斯探讨了“东方问题”的深层根源、直接动因、政策基础和本质特征,形成了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秘密”的完整认知,展开一条通向更高级国际文明的新路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针对的是19世纪的欧洲大变局,但其中蕴
本书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反思,更是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阐释。深入学习这部著作,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他们对由青年黑格尔派主办的德文月刊《文学总汇报》上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一部回应性、论战性的著作。“神圣家族”是对鲍威尔兄弟及其鸠集在《文学总汇报》周围的追随者们的一种诙谐的称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同时也捍卫了自己的新的唯物主义的和共产
剩余价值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书中围绕剩余价值理论
本书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未完成的经济学哲学著作。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全部发表。该书是哲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结晶,开创了哲学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道路以及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发展道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正是以这种结合为基础的。同时,该书也是马克思一生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起始点,被阿尔都塞誉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