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从乡土、人物、轶闻三个篇章对忠州历史人文进行梳理,上溯远古,下迄当代,收录70多篇文章。包括了“忠文化”及巴蔓子、严颜、甘宁、白居易、陆贽、李士棻、吴友篪、“乌杨阙”、忠州东坡等在忠州的历史名人、历史文物、历史地名等内容的阐述,故事性、资料性、可读性较强,本书的出版对重庆地方文化开发与宣传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书系统地从屯堡乡村社会的构成单位及村落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仪式分类,即家庭仪式、家族仪式、社群组织仪式、村落公共仪式、村际互动仪式五类,由此描述和探讨不同仪式类型对个人、家庭、家族、社群组织、村落社区、族群社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与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类型的相关解释理论如“乡土社会”“乡民社会”“宗族社会”“市场共
《澳门影像志》从中外知名摄影师作品、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收藏家的海量照片中,汇集清末民初的老照片、见证澳门历史的文物、人文街拍、插画、古地图、古籍等,精选近300幅澳门的风景、澳门人、澳门重大历史时刻等珍贵影像,立体、丰富地呈现澳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透视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全书由澳门时代影像澳门图片故事澳门文献
本书收录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曾经或正在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有关人士稿件50篇,图片100多幅。以亲历、亲见、亲闻的鲜活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生动描绘了澳门回归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了澳门在各个领域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记录了各界人士参与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经历和感悟。全书分为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
本书主要记录了桐乡市亭桥集镇和亭桥村的人文历史、集镇的兴衰变迁、村庄的发展变化。作者通过百余次走访、对村里上百位老人进行访谈,梳理并记录了亭桥村和亭桥集镇的历史沿革、村庄水系桥梁、地理风貌、村里人家的变迁、村里人的故事、自然村庄的变迁、村里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养殖及其演变、曾经流传于村的民间故事家族
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代序: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1、六朝文献考证,如《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隋炀帝墓志、曹操高陵文物等2、六朝文献导读,如六朝通鉴博议、世说新语、颜氏家训、荆楚岁时记、谢朓金陵诗、刘禹锡金陵诗等3、六朝著作评介,如诸葛亮评传、拓跋宏评传、六朝艺术、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等4、六朝著作序言,
本书为衢州市委宣传部与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课题的成果。20年来,衢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衢州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为“八八战略”在浙江萌发与实践提供了生动案例和鲜活样本。本书梳理总结“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三衢大地发生的
该作品是“城市的力量”系列之一。 从盘龙古城,武汉之始;到因武而昌,双城并峙;再到因商而兴,三镇鼎立;直至“天下四聚”“东方芝加哥”,武汉这座城市,完整经历和了中国城市历史的四个不同阶段和四种城市形态——先秦的邑制城市、秦汉的郡县城市、宋元明清时的工商市镇、晚清民国的现代都会。 一部武汉城市史,无疑就是中国城市史的
本书《呀!东京梦华录》是一本关于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繁华生活的绘本图画书,内容来源于宋朝文人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孟元老避难临安(今杭州),心情悲痛伤感,回想自己20多年间居住京城,阅尽风华,看遍繁华,如今仿佛一梦,于是写下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记录故土风物,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寄托着他对
《(雍正)山阴县志》最早成书于康熙十年(1671),高登先修,单国骥、沈麟趾纂,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有范其铸、高基重增补递修,雍正二年(1724)又有丁弘、鲁曾煜增补递修。康熙十年本现已出版,此种即为雍正二年递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