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峰会”于2010年10月20~22日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本次峰会受到海峡两岸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相关科技工作者、企、事业人员踊跃报名参会并撰文投稿。会议组委会共收到相关论文近60篇,内容包括:杂粮产业发展战略、杂粮作物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杂粮作物栽培与耕作、杂粮产品加工与市场、杂粮营养与保健
以“三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2009年整合的各类农产品价格信息为立足点,以大宗农产品交易量为主线,以相关科技需求为落脚点,提供大宗农产品价格信息。限于篇幅《三农信息:2009年大宗农产品价格信息摘编》在对全国市场总体情况简要介绍后,仅选取数据较完整的10个省级行政区的交易量前10位的农产品信息进行整理,分别对交易量和价格
《流动转型与发展》系统研究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流动(农民外出打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作者采用社会学方法,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理论,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对考察对象进行系统分析,生动描述和再现了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管理参考价值。
《农民创业投资指南》为我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提供了大量创业致富的思路和点子。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投资,农村第二产业投资,农村第三产业投资,金融证券及集藏投资和创业投资决策等。 《农民创业投资指南》不但介绍了广泛的致富门路,而且提供了具体实用的操作方法,还列举了许多典型实例供读者学习参考。对普通农民
大学生做农村工作要积极提高能力,打好工作基础,主动认识农村,投身农村建设,做好村务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发展农村文化,营造文明乡风,创新发展思维,建设和谐农村等。《大学生村官实用指导》对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增强带领零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有所助益。
本书在四个方面与中国农村社会分层次研究有关文献对话:首先,引入“农民负担”变量;其次,对农村干部的相对优势及其所承担的角色的变化进行描述。再次,将市场改革理解为市场渗透的过程。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学导论》共分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学的含义与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2章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及其机制,第3章至第6章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模型与模拟、对环境的影响和响应、过程评价与转化、图谱表达,第7章分析应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有效方法
《水各村调查》通过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村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展现,希望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民族地区将来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共四章:从个到集体化、人民公社时期、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民生产和生活以及农民维权、保护耕地与中国现代化。书稿的特点是资料丰富,突出表现在数据和访谈记录方面。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较具说服力。此书的出版价值也正在于此。
“粮食质量安全学”是粮食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粮食质量安全学》是根据该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参考了食品安全学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共分6章,重点论述了粮食作物种植、粮食储藏、粮食加工等过程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安全性的潜在影响及其控制因素,论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粮食和粮食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以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