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公平正义思想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自身是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性特征体现在多个维度和层面:既体现在其形成发展创新的纵向历程中,又体现在其理论内容的横向统一中;既体现在其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中,又体现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既体现在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基于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把人类解放的正义理想转变为一种现实运动。在阶级社会,从属于意识形态法权范畴的正义,内在地指向支配私有财产的统治阶级,最多只能在不彻底的政治革命中追求形式正义,实现人的政治解放;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真正开端,标志着人类社会由扬弃私有财产为中介的外在否定阶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欲望与革命》(MarxismandEthics:Freedom,DesireandRevolution)是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激进社会政治理论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可读性很强的入门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丰富而复杂的发展史。作者保罗·布莱克里奇认为,马克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为他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撰写的总的导言。这部著作集中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列出的领导干部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篇
自由时间问题是关涉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价值的重大议题,不仅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长期以来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马克思发现,自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但人类的自由时间非但没有增加,相反,现代人的劳动时间反而比古代人更长了,自由时间匮乏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严峻生存考验。
本书以厘清作为历史科学方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始,重点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原则与作为辩证法内在要求的具体化。在此基础上,本书对马克思的历史学研究进行了梳理,进而聚焦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研究成果,即《古代社会史笔记》与《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体化为研究路径,重新回到《古代社会史笔记》与《卡尔
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核心旨趣在于,人与自然之间既是主客体关系,又是共生诉求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劳动或实践得以外化与实现;阐述了资本的逐利性在异化劳动的同时,也异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产生了“物质变换裂缝”及各种生态灾难;并指出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是同一条道路,只有逐步
本书以《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关于俄国问题的通信等文献为重点,将马克思晚年手稿的内容置于马克思“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整体背景中,认为马克思晚年手稿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群的工作是一致的。本书对我们理解当今的全球化、东西方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较大裨益。
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工资、价格和利润》原版通释、《工资、价格和利润》日文版堺利彦译本考释、《工资、价格和利润》日文版堺利彦译本考证、《工资、价格和利润》日文版堺利彦译本译文影响、结语、后记等几部分构成,旨在考证《工资、价格和利润》日文版堺利彦译本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考证研究有哪些成果和不足,
艾伦·伍德所著的《卡尔·马克思》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领域最具世界影响的著作之一,从哲学的立场解释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并且针对通常的误解和批评为马克思辩护。其内容几乎涵盖马克思著作中所有重要的哲学论题:异化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哲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无神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