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森林篇》精校本共有2060颂,同所有旧本比较起来,是短的。整篇描绘罗摩等三人在森林中的生活以及他们同妖魔的斗争。我们仿佛一下子从现实生活中堕入童话世界。
本书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作的绘画、书法精品等。除努力汇集启功先生各个时期公开发表的著作、散论和书画作品外,本书的一个特点是收集了启功先生生前未发表的文字和书画,如将未发表的诗文另集一辑,新发现的题跋补充到原《启功丛稿》的
我感到我们现在似乎存在一种“偏食”现象,就是只关注介绍英美的,图书、影视几乎都是这样。先进文化绝不是只有英美有。从文学翻译来讲,其实古与今、东方与西方、高雅与通俗,乃至不同门类、不同体裁,都应该择优翻译,协调介绍。
当前干部队伍中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同干部考评中忽视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选拔干部,关键是抓住两头:一头是掌握上线,选贤任能;一头是守住底线,提防小人。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领导;下面不讲真话,不怪下面,只怪上面。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即是过,不干事是最大的错误。这种占着位子不想干事的干部,
柏杨先生在台北《自立晚报》上写《倚梦闲话》,自1960年5月起,迄今整整二年矣。最初每天七百字,后来每天一千字,再后来版面扩大,水涨船高,每天乃写一千七百字。此皆该报总编辑李子弋先生之赐,盖柏杨先生穷极无聊,正要做贼,李先生恤老怜贫,挤掉别稿,以安置鄙人大作。想不到自刊载以来,好像是甚得佳评。来信表示敬意者有之,提出问
《务实求理(套装共2册)》选编了李瑞环同志在中央和天津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稿117篇,绝大部分内容是第一次正式公开披露。其中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和的思想”,“政协大会讲话”,“人民政协工作”,“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农村问题”,“土地、水和绿化问题”,“为人民办实事”,
《司马光集(繁体竖排版)(套装全3册)》讲述了司马光(一〇一九——一〇八六年),字君实,自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出身于世宦之家,祖父司马炫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富平县事,父亲司马池仕真宗、仁宗两朝,为利州路转运使、三司副使、吏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历知凤翔、河中、同、杭、虢、晋六州
启功先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满族。启功先生是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届常务委员,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
本卷收1946年至1995年作者撰写的有关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论文70余篇,其中大部分论文曾在报刊上发表。《在优化选择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文,系作者与赵宝煦、罗荣渠两位先生一起参加《光明日报》社组织的“每月谈”的座谈记录,考虑到如果单独抽出作者的发言,将会影响文章的连贯性,所以将赵、罗两位先生的谈话也一并收入。本卷
收在这本书里的一些文章都是近十年来写成的。有的发表过,有的没有发表。这都是些极肤浅的东西,本来是不敢拿出来“灾梨祸枣”的;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聊胜于无”,我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拿出来的。我希望,这些东西能供中国和印度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学者们参考;我也希望得到他们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