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丹尼尔·布鲁姆斯坦30多年来曾多次前往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冲浪场、季风前蒸笼般的印度森林、科罗拉多、黄石国家公园等地,深入研究跨物种生物恐惧的进化起源和生态背景,并向由大学学者、政策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更好地了解人类在面对风险时如何制定新的策略而不再产生恐惧。完全没有风险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通过阅
本书利用红外相机这种隐蔽性的感应设备,在不破坏环境和惊扰动物们的自然状态下常直观地对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拍摄、监测和记录,并获得了大量的珍稀野生动物的野外影像和资料。收录监测到的16种哺乳动物和40种鸟类,分属于10目26科,其中食肉目、灵长目、偶蹄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尤为丰富。
本教材包括5部分共38个实验项目,内容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细胞组织、形态结构、系统分类、生理生态及个体发育等方面。
本书由《京师博览园》相册、《农事试验场全景》相册、附录三部分组成。
本书选择上海8所高校的11个校区作为代表性地点,设计上海高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察和监测样线。书中收录在这些样线上及周边地点已调查到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59种,包括两栖类7种(含1个逸生种)、爬行类6种(含1个逸生种)、鸟类140种和哺乳类6种;每个物种都配有照片,并介绍其分类、主要形态特征、习性、校园常见度、分布等信息
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什么?很多年以来,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学者曾提出各式各样的回答。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便打破了人与其他动物界限分明的成见:动物的行为不应该归结为简单的条件反射,很多动物也拥有情感、语言、使用工具的能力,还具备利他、管理社群、学习和传授知识等复杂的社会行为;人类也绝非真空中的理性人,多数时候
环境中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别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的? 坏心情的原理是什么? 压力会使我们的大脑萎缩吗? 先天和后天,哪个影响zui大? 在两性之间的基因战争中,谁将是赢家?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新奇事物越来越难接受,却更多地被熟悉和重复的事物所吸引?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行为的有趣作品,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middo
本书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编写,根据2021年2月公布的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配合最新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而成,为首部收齐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出版物。本书收录兽类、两栖爬行类种类,按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顺序排列,每个物种包括图片多张,文字包括中
本书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编写,根据2021年2月公布的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配合最新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而成,为首部收齐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出版物。本书收录鱼类、昆虫及其他种类,按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顺序排列,每个物种包括图片多张,文字包括中
让孩子看懂世界的动物故事【全5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生物动物科普故事书 1-6年级趣味动物科普绘本故事 7-12岁少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