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楹联文化。全书以楹联知识为主线,并根据“联墨双修”的原则与书法相结合,以楹联理论为文,以楹联书法作品为图,将楹联这种融合文学和书法的传统艺术向大众推广,教大众欣赏楹联、创作楹联、书写楹联和使用楹联。全书共分5个篇章,分别为:第一章遇见楹联,第二章创作楹联,第三章楹联书法,第
本书共收有20余篇文章。书稿对史诗的收集、抢救、保护、整理、传承、译介、研究、发展和出版等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指出史诗长久以来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展现了中华民族富于理想、坚韧不拔、宽厚仁爱的性格特质与民族精神,同时也为我们创造当代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书稿从收集、保护、整理、传承、发展等多方面对史诗作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贾府里的人都健康吗?冷香丸疗效到底如何?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大观园不同人物的身体健康问题,实则既囊括了从传统医药文化视角解读《红楼梦》的延展性与可能性,又紧密关联着小说中人物病症背后的身心困境,以及更深层次的时代症结。 作者李远达通过小说病医药养四重叙事,打开了疾病医生药物观念四个世界,最终指向了个
本书收录了《想象的折叠与界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长老的二向箔”与马克思的“幽灵”——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社会形态想象》以及《“黑暗森林”还是“自由人联合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命运共同体想象》四篇论文。
本书以民族影像表达的实践和个案为突破口,观察叙事传统在情感、故事、时间和空间等维度上的表达特点,在多学科交叉点上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新表述。本书一方面从纪录片本体入手,探讨视听语言的表现和再现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从民俗学视角的“传统”“国家”“族群”“日常生活”“语境”等理念出发,探讨民族文学和民族
本书是一本以正能量治愈系漫画IP“唐风肉肉”为基础创作的诗词漫画,由著名作家、漫画家萧三闲著(绘)。全书分为六大主题,精选70余篇传世的唐诗宋词经典之作,探讨藏在古诗词里的“四季之美、田园诗意、人间有味、缱绻深情、佳节思绪、人生哲思”等,将古诗词里的经典之作以乐观开朗、活泼调皮的“肉肉”漫画形象生动呈现,展现古人的智慧
“阅古通今典藏丛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量级古籍整理丛书,精选极具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的古籍善本,以影印形式展现古籍原貌。具体书目如下:1.《笔史》2.《墨史》3.《纸谱》4.《砚史》5.《琴史》6.《棋经》7.《书品》8.《古画品录》9.《茶经》10.《毛诗》11.《尚书》1
唐诗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是唐代以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如何阅读唐诗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本书从物理学的视角解读唐诗中的一些名篇佳句,在讲述物理知识的同时阐述人情即物理的道理那些深入人心的写景抒情喻事佳句一定是合理的。本书收录可引发物理阐述的唐诗43篇,是作者运用物理解读文化的首次尝试。
本书利用新见百回本《西游记》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对《西游记》版本及其源流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新见百回本《西游记》资料,确定世德堂本之前确实存在一种百回本《西游记》即前世本;其次,对比文本和图像细节,明确在流传过程中世德堂本进行了增补和删改;再次,结合《西游记》中出现的佛教瑜伽教及其仪式文献相关内容,明确世德堂本的作者熟
本书精选了36首历代经典诗词,涵盖人生哲思、千古情思、古今感怀、家国情怀四大主题,每首诗词均配有原文、注释、赏析、思考与练习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词背后的内涵意蕴,掌握诗词精神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