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以孙葆田、宋书升、法伟堂、柯劭忞、郑杲等胶东籍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清史稿·儒林传》《清儒学案》及钱穆《清儒学案序目》皆以郑杲为传主、案主,附宋书升、法伟堂、孙葆田、柯劭忞等人,将之视为清代学术精进之人。本丛书拟对柯劭忞、孙葆田、郑杲、宋书升现存的诗文集及学术著述进行整理。第一卷为《郑杲集宋书升集》。
本书包括文编与序编,共45篇文章。文编包括《藏六居学记》《藏六居独语》《学园退思录》《〈读《莺莺传》〉的眼界和思录》《从头学起重温〈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诗文证史札记纪念陈寅恪先生诞生130周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中华效应》7篇文章,序编由中外关系史书序广州与海洋文明书序师友文集序自序及其他四个板块的38篇序组
本书为郑吉雄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本书分为“《易》学”“汉学”“清代学术”三个部分。全书选收郑吉雄教授14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论二十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易〉学与校勘学》《周敦颐〈太极图〉及其相关诠释问题》《海外汉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名、字与概念范畴》《论先秦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论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因
冯汉骥先生是我国著名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家,是运用现代考古学与民族学知识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奠基人。冯汉骥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图书馆学家,声望显赫。先生虽已过世,但幸甚留下大量手稿,现已成为可贵的收藏文物。手稿内容广泛,即有人类学田野调查,也有众多研究论文原稿,还
本书是由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烟台市博物馆组织众多学者和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论文作品集,内容包括历史漫谈、历史文化研究、文博宣教研究、文物修复、文物研究、展陈研究等,全面展现了胶东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本书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生动的叙述,弘扬、传播胶东地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了该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既能为文博领
裘锡圭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文字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其研究论文曾结集为《裘锡圭学术文集》六卷由我社于2012年出版。本书是《文集》的续编,是裘先生自2012年以来所写文章的汇集,收文四十篇,包括学术论文、纪念文章、会议发言、书序及访谈等,近七十万字,内容涉及古文字考释、传世及出土文献的解读、古典学重建等方面,是裘先生近
《海岱学刊》以弘扬齐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宗旨,以齐鲁文化、海岱历史与考古、周秦诸子百家、中国早期文明等领域的研究性论文为内容的连续出版物。本次出版的为学刊总第30辑,包含16篇文章,分属考古发现与齐鲁史事研究、出土文献与学术史研究、山东地方文化、青年学者
本书是作者2018年任教于清华以来创作的学术和教学杂文,其中部分内容曾经发表在作者开设于《南风窗》上的专栏,也有部分内容刊发于报纸《新清华》、公众号《知识分子》《赛先生》等处。作者任职于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从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和相关研究工作,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学术界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跨越、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
本书秉持返本与开新相结合的学术旨趣与叙述方式,精选了刁生虎教授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中较有代表性的10篇,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围绕庄子的语言哲学及表意方式、《周易》与中国传统美学思维、隐喻思维与诗性文化、儒家仁学的普世情怀与和谐世界的当代建构、庄子对中国象喻文学的贡献、先秦儒道生死学、《诗经》象喻言说及其生成机制、魏晋南北
良知人人本具,良知美学弥散于所有人学。本书从关汉卿的抗争呐喊、马致远的失败哲学中淬取之,从《儒林外史》的反讽、《红楼梦》人文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悲剧中抽绎之,乃至从影视艺术、文化传播中捕捉心力美学的演进。王阳明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尤见良知美学的生命风采。良知美学是希望哲学,良知美学是智的直观,良知美学是禅心妙悟。本书